绵阳市解决人才政策分散和部门化,高标准建设体系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8-04
473 浏览
绵阳市解决人才政策分散和部门化,高标准建设体系
正如良苗离不开肥沃的土壤,人才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绵阳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理念,坚持创新驱动、人才第一,通过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提高创新创业生态质量和效益,充分迸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强市提供优质人才支撑和创新支撑。
数据证明:三年来,全市经济年均增长8.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24个月保持10%以上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22个月保持13%以上增长。2019年12月13日,来自绵阳涪城的选手谢文伟获得了全省第四届农村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高标准建设人才体系
保护人才发展的源泉
培育人才成长沃土,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绵阳市着力解决人才政策分散和部门化问题,加快构建联动高效的人才目标体系、人才政策体系和人才工作体系。
在确定2020年、2025年和2035年人才引进和教育重点和目标时,坚持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人才发展规划的“一盘棋”,制定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6个专项规划,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程人才和律师人才,并明确了人才发展规划的路线图。我们出台了加快西部人才强市建设的“总经理管理”方针,制定了科技城人才规划、绵阳市人才培养规划、特色人才事业建设与管理、四川省人才引进与管理等12个文件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金融支持创新创业人才、绵阳人才名片,构建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新型人才政策体系。2019年11月,绵阳市高水平专家考察疗养和国、省、市情况研究会召开。
在绵阳,党委定期讨论人才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连续6年召开市人才工作会议和高层次人才代表座谈会。优化组织部牵头的人才工作整体运行机制,形成高端人才服务中心全面参与、29个市级部门分工协作、13个县(市、区)园区联动的工作格局,协调13个海外高层次人才联络站,9家市级人才金融机构参与,用人单位积极响应。2019年8月,中国科技城(攸县)人才嘉年华2019启动仪式举行。
高质量实施人才计划
激发人才干事的积极性
为解决人才工程影响力低、功能差等问题,绵阳市人才工作以突出产业发展和“高端紧缺”为导向,实施科技城人才计划,实施绵阳市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国家科技城人才激励计划研究人员,每年安排6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撬动人才供需双方。
2019年5月,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聘请19名行业专家。
绵阳市坚持重点产业和综合产业发展需要,实施科技城人才吸引计划,重点引进综合创业团队、科技领军创业团队和行业前沿创新团队,持续提供支持优秀的绩效团队,最多可获得2000万元的累计支持。数据显示,7年来,全国共投入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近3.5亿元,引进领军人才397人,引进创新创业团队467个,投资企业实现利润52.82亿元,增长34%,实现利润20.51亿元,增加149%。
2019年12月,来自绵阳市14个专业领域的125名“苗子”入选“绵阳市人才培养计划”。该计划每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资助选拔人才的培养,同时在培养进修、队伍建设、科研奖励等13个方面对选拔人才给予专项支持绵阳市实施国家科研人员奖励计划,开展成果产权制度、成果转化收入分配、薪酬激励机制等15项试点,使人才合理合法致富。2019年11月,中国科技城(绵阳)退伍军人人才俱乐部在攸县开幕。可视化绵阳数据图
2019年11月,中国科技城(绵阳)退伍军人人才俱乐部在攸县开幕。
高水平的建筑平台和强大的服务
凝聚人才创新的强大力量
种一棵好的梧桐树能吸引凤凰。绵阳高度重视人才平台载体在吸引人才、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作用,着力解决创新要素分散、转化渠道不畅等问题,深入挖掘绵阳国防和科研生产的独特优势,搭建研发、孵化等平台,拓展人才干事创业空间。
汇聚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顶尖专家,通过股权、项目等环节,搭建各类创新研发平台,建成28个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集聚1758名硕士及以上人才从事科技创新。
积极构建“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园区改造”的孵化体系,以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北斗导航等产业为重点,积极组建专业孵化团队,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60个,在无人机、机器人、新能源等领域2019年,全市预计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1085家,总数超过12000家。
环境好,服务好,人才济济,事业兴旺。为解决人才留住难、人才服务水平低的问题,绵阳突出服务市场化、精准化,更加注重环境、诚信、情感,实现了增“数”赢“民心”的有机统一。
深化和扩大“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争创新时代”活动,成功举办反映老一辈科学家艰苦奋斗精神的话剧《民族魂》和《两弹一星》精神珍贵资料展,在中共中央党校,走遍全省,鼓励人才主动把爱国主义和报国志向融入立足本职、以德报德的改革发展伟大事业。
实施绵州人才卡“一卡通”服务,为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提供行政审批便利、项目申请指导、创新服务、创业服务、金融服务、医疗保健、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17项专属服务,购房优惠,交通出行。同时,建成100套优质人才公寓。2019年10月,阜城区20套精装人才公寓交付并直接入住。
2019年10月,阜城区20套精装人才公寓交付并直接入住。
坚持“一事一议、早介入、特办”的原则,对新引进的100亿级重大投资项目实行“名单制”服务,对高层次人才实行终身服务保障,对123名高管人员实行“一站式”服务,重大项目引进工程师1229人,技能人才1453人。
我们要用一个有能力的人来发展大工业,丰富老百姓;我们要帮助一个有能力的人,拓展一个领域,加强我们的业务。如今,在绵阳的工厂车间、田野、高校、医院、学校,各类人才正把智慧转化为绵阳建设中国科技城、西部现代化强市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