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 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1-02
614 浏览
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 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
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人才是创新驱动的核心要素,是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要牢固树立“人才第一资源”理念,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有力的举措抓好人才工作,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健全机制,充分释放人才政策红利。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组织部长会议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落实自治区人才新政“18条”为统揽,切实抓好区、市人才政策的宣传、督查、落实,并针对落实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完善相关政策,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更具影响力吸引力。坚持以完善目标责任制、落实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制度为重点,进一步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常态化督查机制,推动人才工作各方齐抓共管,人才政策落地见效,人才服务更加优质贴心。
破除藩篱,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聚焦“三大战略”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紧盯“放权松绑”“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健全人才管理服务体系”等重点方面,克服“三唯”等倾向,树立凭能力、凭实绩、凭贡献的导向。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打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才和社会各方面人才之间流动的通道。尊重人才成长规律,根据各类人才个性特点和专业岗位的需要,坚持因才上岗、用其所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完善与人才创造的效益相挂钩的分配激励机制,实现按本事定岗位、凭贡献拿薪酬、以业绩论英雄。
柔引刚用,集聚急需紧缺人才。正视中卫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与发达省区差距较大、人才吸引力不强的现实问题,紧扣全域旅游、军民融合、富硒农业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突出“高精尖缺”“急需紧缺”导向,以完善行业智库和政府特聘专家政策及管理运行机制为重点,深入实施“高端专家柔性引进行动计划”,大力引进产业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以提高本土人才质量为目标,大力实施“青年高层次人才延揽”“情系中卫人才回归”等计划,做好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工作,进一步夯实人才基础。
精准滴灌,强化本土人才培养。变人才培养“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领军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工程,切实推进重点学科交流合作项目,着力打造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引领科技创新、带动产业转型的科技领军人才。大力实施“青年拔尖、行业骨干人才培养工程”,努力形成创新和后备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格局。借助中央实施“博士服务团”“西部之光”访问学者等项目的有利契机,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素质提升”“基层之星”等人才工程,内外结合培养能够支撑各项事业发展、数量充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脱贫攻坚,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以“人才+基地+项目”捆绑模式,培养一批“拿过来就能用”的实用型人才。
沃土滋养,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生态。持续优化人才政策、载体、服务等环境,把爱才敬才的社会风尚刻进中卫名片。深化拓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主动加强对各类人才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认真抓好人才联系服务工作,落实党政领导直接联系人才机制,持续开展国情区情研修,做好人才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实高层次人才优厚待遇各项政策,建设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各类人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构建人才荣誉体系,加大优秀人才表彰激励和宣传力度,大力营造爱才敬才、引才聚才、成才用才的良好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