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放开落户是凭什么?人才政策又有什么意图?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5-26
597 浏览
南通放开落户是凭什么?人才政策又有什么意图?
近日,南通市出台新的人才政策,宣布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零门槛落户。
对人才的优惠政策也很多:对双创人才的购房补贴高达150万元,职工宿舍的建设,南通市75%的低薪,南通市内外大学生的日常生活补贴,以及申请一人和一人半年免租人才公寓。
在此之前,南通落户需要稳定的工作和购房。
南通的人才新政是上海周边重点地级市“最宽松”的人才政策。
如果南通这次开盘落户,只是为了刺激房地产市场。很难说。
那是干什么的
01。南通市出台人才新政
10月26日,江苏省南通市人力资源办公室发布《关于实施双创高层次人才计划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南通市政府《关于进一步集聚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江海人才“一卡通”服务实施细则》。
《通知》主要从高层次创业领军人才倍增计划、高层次企业创新人才倍增计划和确保毕业生就业率三个方面,鼓励高端人才来南通务工。
对于高层次的创业带头人,南通市除在住房、购房、生活补贴、办公用房等方面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外,还将向创业主体提供500万元创业资金。
对高层次企业创新人才,南通市对3年内符合条件的,给予免租住房、购房补贴、生活补贴等奖励政策。
然而,此次出台的最引人注目的人才新政是“学院以上无条件零差价”,这意味着南通市已经明确发布了零差价条件,零差价人才“零门槛”,零差价人才“入职”。
具体规定如下:
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户口迁至南通市区的,取消住房和就业限制,先就业。全面放开对合法稳定从业人员的限制。凡在南通市合法稳定就业、自主创业、参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允许其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到南通市城区ZCB10。南通市有合法、稳定的住所(含出租住房)的,允许其本人、配偶和未婚子女在南通市落户城区居住。
02。楼市上涨的理由站不住脚
一时间,“南通开闸落户条件和提高房价”的讲话很是喧嚣。是真的吗
近年来,各大城市人才争夺日趋激烈。
据中原地产相关负责人的微观统计,近两年,全国多个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出现反弹,多数城市出台了吸引人才的政策。不可否认,人才政策确实影响了房地产市场,尤其是一些二线城市。
不过,我们一开始也说过,在长三角地区,南通落户的条件已经放宽。如果说再开放政策是为了提高房价,促进地方GDP增长,那是相当片面的。
据了解,今年9月,南通新房市场成交上涨近七成。统计显示,9月份南通市区商品住宅登记套数4215套,环比增长71%;登记成交面积55.7万平方米,环比增长76%。可以看出,今年传统的黄金九月看起来非常不错。
但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在没有投机炒房的环境下,南通房价涨幅居全国第一。如果我们通过人才的提升来提高房价,这不能说。
03。意图还是这里
10月8日,南通市统计局发布的《南通市房地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显示,近年来,南通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
此时,释放落户人才,应该是为了减少南通经济结构过于依赖房地产、人口净流出、老龄化严重的隐患。我们还注意到,“南通引进的高层次创业领军人才,主要集中在造船与海洋工程、高端纺织、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等领域而其他急需发展的产业”,这与南通近年来大力推进“3+3+n”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基调是一致的。
产业发展需要人才和劳动力的带动。然而,南通周边发达地区的低收入、房价和生活成本、职业发展和虹吸效应等因素是造成南通人才流失的主要因素。
对此,南通市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活和住房补贴、提供风险投资和平台支持等方面入手,提高城市活力。
产业调整:近年来,南通市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医药、汽车、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纺织业,化工、钢铁等行业,逐步引导调整退出或不再承接落后产业,这将促进南通未来的发展。
改善生活和住房补贴,提供风险投资和平台支持:这项新的人才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这里,我们还想提到一个问题——人口老龄化。
南通以人口老龄化而闻名。2018年底,南通市常住人口731万人,比2017年底增加5000人,增长率仅为0.1%。2011年以来,南通市人口增长率一直低于0.2%。
因此,解决深度老龄化问题,是保证南通未来人气和活力的当务之急。
2017年,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李强在参加南通代表团审议时提出,要高度重视人才集中。针对“一列高考、一辆毕业车”现象,要瞄准南通各地、各行各业的人才资源,想方设法“喊回家”,把人才招回来,加大优秀人才的招聘力度。
2018年,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赴南通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他强调,江苏是制造业大省。要紧密结合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大手工艺人才,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的职业氛围,提高制造业水平江苏水平,为促进转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有力保障。
南通市委书记卢志鹏多次公开表示,要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他在部署中指出,南通要努力营造良好的人才聚集和使用环境。要密切关注人才集聚的主体地位,构建人才生态系统。加强产业定位,瞄准大产业,协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引进有影响力的大机构,不断提高城市活力和活力,引导人才集聚产业集群,以人才集聚带动产业发展。激活人才集聚内生动力,培育人才梯队。要通过重大人才工程,着力抓好地方人才建设,盘活内部人才资源,协调各类人才队伍,加强载体平台建设,用好人才评价机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要搭建广阔的人才聚集舞台,完善人才服务链。着力营造一流服务环境,优化人才政策,鼓励官员创业,保障生活安全,打造人才为本的舆论导向。要努力加快中央创新区功能性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为人才集聚提供良好环境。
总之,实体经济是南通发展的坚实基础,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要素。特别是对南通来说,留住现有人才,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