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国家的生育率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据中新网报道,根据最新统计,澳大利亚的生育率已经降至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原因可能是新父母的老龄化。澳大利亚母亲2018年分娩的平均年龄为31.4岁,父亲的年龄为历史最高的33.5岁。
《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城市老龄人口结构的老龄化对城市产生了诸多影响。除了对生育率的长期影响外,还对城市经济、养老金等构成挑战。
以上海为例。2017年,上海市户籍人口1455.13万人,其中17岁及以下人口173.05万人,18-34岁人口258.97万人,35-59岁人口541.5万人,60岁及以上人口481.61万人。也就是说,从户籍人口来看,超过70%的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上,这不是生育高峰期。与上海类似,北京、杭州等城市户籍的人口也在60%以上,35岁以上。
老化结构
上海市户籍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已达到严重水平。
根据统计年鉴数据,2017年,上海市户籍总人口1455.13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91.06万人,35-59岁人口114.4万人。
其中,浦东新区户籍人口最多,占298.76万户籍人口的68.77%,平均水平较低。在其他地区户籍人口中,35岁以上人口占70%以上,包括黄浦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虹口区等,其中崇明区以76.52%的35岁以上人口位居上海市第一。
与上海相比,北京户籍的人口年龄结构稍显年轻。2018年,北京市户籍总人口1375.8万人,其中35岁以上人口占64.4%。另一个35岁以上的户籍人口占杭州人口的60%以上。2018年,杭州35岁以上的户籍人口占杭州总人口的60%以上。
年龄结构太大。从长远来看,它对生育率和自然人口增长率有着显著的影响。以北京和上海为例。2018年,北京常住人口出生率为8.24‰,自然增长率为2.66‰。上海市常住人口17.4万人,出生率7.2‰,自然增长率1.8‰。
但人口结构老龄化还有其他影响,比如城市的创新活力。山东科技大学教授高跃在《国际生产细分模式下企业价值链升级研究》一书中指出,技术研发人员处于创新的高峰期,其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大多来自高峰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创新能力呈现出一个从头到尾的过程。
张秀武、赵新东在国家发改委主办的《宏观经济研究》杂志上发表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一文指出,劳动力结构老龄化,老年职工的体力和身体素质与青年职工相比处于劣势,老年职工比例的提高将延缓经济增长。
如何改善人口的年龄结构?
除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外,人口整体年龄水平的老龄化也将增加未来城市的负担。
按照我国退休年龄,女性50岁退休(干部55岁),男性60岁退休。如果35-60岁人口众多,意味着退休潮将对未来城市产生影响。
从人口年龄结构、人力资本和经济增长来看,人口老龄化导致人均资本下降。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离开劳动力市场,由原来的生产者转变为消费者,必然导致社会经济负担剧增,养老金、医疗费用等快速增长,其直接结果是储蓄率下降,投资率和资本积累率。
城市该怎么办?
向年轻人开放户籍是许多城市的选择。
2017年,西安出台了户籍新政,这是新一线城市的最低门槛。据西安市公安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西安市户籍人口平均年龄为38.07岁,户籍人口平均年龄比新政策实施前降低1岁以上,人口老龄化程度也降低1%。
为什么会这样?总的来说,中国的流动人口还比较年轻。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显示,2015年流动人口平均年龄为29.3岁。
但是,对于一些城市来说,为了控制人口,户籍不能实质性地放开。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现有人口素质,保持终身学习,是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动力的关键之一。
比如,近期,许多城市和地区都出台或实施了《关于实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意见》。
比如,济南市提出实施终身职业培训制度,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计划三年内培训40多万人,今年完成64500多人。到2021年,技术工人占全部职工的25%以上,高技术工人占技术工人的30%以上。
济南市提出,职工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以享受相应的政府培训补贴。缴纳失业保险一年以上的职工,还可享受职业技能提升补贴或参加新学徒制、现代学徒制和“金蓝领”培训,进一步提高个人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