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引进落户 >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的整体规划(落户的来)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的整体规划(落户的来)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4-11

361 浏览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的整体规划(落户的来) 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楼市调控,除了“房住不炒”老调重弹,更破天荒提出了这么一句话:“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当晚力哥推送的《“上海第三机场”拍板,我看到了别样的机会》一文中,我就第一时间做了点评—— 这句话和过去我党讲话喜欢用的春秋笔法很不一样,是没有任何解读操作空间的大白话,意思很明显:现在经济形势的确不好,下行压力还是非常大,但就算日子过得再苦再难,也坚决不许放松楼市调控! 当时专家学者和媒体舆论普遍认为,那些地方经济快hold不住了,想要偷偷摸摸放松调控的地方政府,看到这句话,咽了下口水,试探中央底线的贼心贼胆又缩回去了…… 消息出台后,大连等好几个城市也立马对调控进行了升级,非常和谐应景。 然而没想到啊没想到,才几天功夫,你个浓眉大眼的小上海,居然第一个放松了调控! 昨天,上海正式发布了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的整体规划。   诞生于2013年的上海自贸区是中国第一个自贸区,当年我还是记者时,进行过跟踪报道,觉得未来大有可为,甚至还和领导请示,要不要以后新开一个常设板块,专门报道自贸区的最新进展? 然而很快中央就发话,自贸区不是中央给上海的福利、礼物、特殊待遇,而是让上海先行试点,以后要全国推广。 凡是物以稀为贵,后来自贸区果然遍地开花,什么开封、泸州都有自贸区了,很多人说起自贸区,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专卖高价进口商品,骗骗老百姓的进口超市…… 当年舆论期待中的自贸区内资本项目逐渐开放这种实质性的重大改革,非但连个影子都没见过,这些年,反而在往反方向越收越紧了… 所以6年过去了,上海自贸区,emm……也就这样了吧,呵呵。 这次新出的规划方案里有一句话叫“研究开展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功能试点,探索新片区内资本自由流入流出和自由兑换。” 把“研究”和“探索”这几个字删掉,我就服你是实打实的重大利好,有这几个字,就还是概念炒作……因为6年前,你也是这么忽悠我,把我弄高潮的。 但真正让我疑惑的是,早在2013年,上海自贸区的规划范围就包含临港新城了呀。 下面这段是我网上找的官方原话—— 上海自贸区概况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是国家主管部门在上海浦东新区规划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区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全开放的自贸区。 2013年8月,国务院根据多年的科学规划论证,正式批复设立上海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涵盖范围为原有浦东外高桥综合保税区、上海浦东机场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上海洋山港临港新城等四块区域,总体规划面积为29平方公里。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 只不过,当时真正搞起来的是离市区最近也发展相对最成熟的外高桥片区。 咦?怎么现在临港反而成了上海自贸区的新片区了?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临港发展还不行,必须得再打一剂政策强心针,把自贸区范围再扩一扩,税收再降一降,高新技术产业再扶一扶,才有可能救活…… 当然,也有不少人把这次中央突然从天而降扔给上海的大礼包,解读为对香港的惩罚……听话给奶吃,不听话,已经喝到嘴里的奶,以后也要你吐出来…… 但我觉得想多了。 上海的高端制造业起来了,也不会伤害香港,因为香港本来就没什么高端制造业……上海的金融服务业更自由开放,成为真正的国际金融中心,的确会伤到香港,但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不过老百姓并不care那些虚头巴脑的战略布局远景规划,实打实的政策就两块,一是落户资格,二是买房资格,这两个才是真正稀缺品。 关于落户,这次说的是“居转户”(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缩短到3年。 意思是说,只要你是个紧缺高端人才,我就可以更快速度在上海落户,成为真正的上海人。 今天中国的城市户口,只有北京和上海特别稀缺(严卡指标,很难落户),其他大城市,都在拼命抢人,户口不值钱。 这个人才政策,争议其实不大,因为这几年的抢人大战,上海一副闲庭信步,与世无争的样子,加上在移动互联时代没有孕育出一个真正的巨头,早就广受吐槽,被认为会在未来的城市战争中逐渐走下坡路。 君不见,今年上半年,上海GDP增速只有5.9%,别说和成都、武汉这些网红二线比,就是和北深广比,也明显落后了。   说实话,上海市政府虽然嘴上总是说什么不求速度求质量,但心里肯定还是有着急的。 关于买房资格,说了两条新政—— 一是过去外地人在上海买房必须先结婚,否则一套房也不许买,但未来在临港,单身狗也能买房。 二是过去上海执行最严格的个税或社保年限规定——5年,未来在临港,缩短到3年。 明面上,这是为了吸引人才,实质上,这就是放松调控。 这个风口浪尖,上海为什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放松楼市调控呢? 首先是政治上不会挨批,毕竟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是刚刚被上峰钦赐的,只对临港片区定向放松楼市调控以吸引人才,明面上说得过去。 更重要的是,上海要是真有种,临港房子真不愁卖,为何不在这种风口浪尖避避嫌呢? 同样是重磅新区新政,当年雄安新区出规划时,提前就把所有房子锁死了,不给炒房客半点机会,难道雄安不需要吸引人才吗?怎么到你这里,反而放松了呢? 答案只有一个:临港楼市怕是真hold不住了…… 搜了下历史文章,过去3年,我6次写到过临港新城,基本和天津滨海新区一样,没有一次正面评价,全是拿来吐槽讽刺做负面案例的。 比如这篇——   再比如这篇——   上海市政府就是希望通过这个新政,一石二鸟:一方面吸引外来高端人才,为上海经济增长做贡献,另一方面也让这些外来人才可以接盘临港卖不掉的海量房子,同样为上海经济增长做贡献。 这个和中央指导思想相悖的消息一放出来,舆论就炸了。 这两条限购政策的放宽,特别是单身也能买房,会让一大批在上海工作的年轻人,瞬间拥有房票! 之前我在《上海限购买不起,我朋友居然买到这了》一文里说过,我朋友之所以急着要在南昆山买房,就是因为她单身在上海没房票,但又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把自己嫁出去,怕房价再涨,就先周边上车再说。 北上广深生活着上百万高收入剩女,尤以女性独立地位高著称的上海最多,昨天那篇《“一直亏,还投个毛线啊?!”》也说了一个,可全中国只有在上海生活的外来剩女最悲催,社保交100年也没一张房票…… 这种公然歧视单身汪的无良政策,我是打心底里鄙视的。 所以从昨晚到今天上午,一天不到时间,无论是粉丝会员还是有我微信的朋友,已经有好几个人都在焦急问我临港值不值得下手。 一夜之间,他们突然有了上海有房,哪怕只是一个最偏远的角落,你说他们能不心动吗? 过去这么问我,我会说,刚需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买,投资就千万别碰。 现在我则会说,除非你真准备长期在临港那块像孤岛一样远离市中心还天天被海风吹啊吹啊的偏远角落工作安家,长期定居,否则,不管刚需还是投资,都别碰!!! 老龄化时代,什么房子最值得投资? 限购越严格的城市,越值得投资。 原来不限购或限购不严格,现在限购或限购更严格了,也比较值得投资。 即,越不让买,越稀缺;越稀缺,越值得买。 之前写南宁楼市,我没那么看好,就是因为外地人交1年社保就能买房,门槛还是比较低,这才撑起了南宁现在的房价,南宁如果敢像上海那么严格限购限贷,房价分分钟崩给你看。 但原来限购最严,现在这个敏感的节骨眼上,反而逆势放松限购,这不是政府喊你买房,是政府喊你去填万人坑,想把你们都给活埋了。   我说临港现在没人气,我朋友不解,说力哥,你自己也说新区人气积累得有个过程,现在没人气,之后慢慢不就有人气了吗? 道理是没错,但也要看这个“慢慢”得等多久。 10年前的今天,上海的南汇区被浦东新区合并,那是我第一次前往临港新城考察大浦东商机,我们从市区开车走S2沪芦高速,也花了一个多小时,路过无数农田,才抵达临港新城。 那时临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就已经和今天几无二致,比今天南宁五象新区的完成度还高一些,可惜就是个鬼城,楼盘售楼处里也就稀稀拉拉有几个咨询的客户,我们记者一行人驱车转了一圈,都在吐槽,给这么一块远离市区鸟不拉稀的地方配置那么豪华的基础设施,上海政府太TM糟蹋我们纳税人的钱了。 一晃,10年过去了,临港虽然想办法搬了各种学校、医院、工厂过去,但整体上看,依然人气不足,缺乏集聚效应。 因为当年帽子戴得太高,概念忽悠得太狠,房价一下子就窜上去了,早就不是洼地,后来炒作退潮,房价就长期横盘,如今一手房卖不动,二手房也乏人接盘,居然成了第一个需要放松调控救市的区域。 昨晚我看到很多分析文章大谈临港前途无限,投资机会来了, 我真想问问写这些文章的大咖小编:你们真的去过临港吗? 过去我一直说,上海有两个坑不要碰:一是崇明,永远被限制开发,房子买了就很难脱手,二是金山,好像后妈生的,从来不被重视。 现在,要加上第三个坑——临港。
您正在申请积分落户服务站的专业服务
您的称呼

联系电话

验证码

立即获取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

您的服务申请已提交,
服务站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你沟通服务细节。
一对一规划顾问
更多福利,等你解锁!
上海积分落户指南免费领
上海积分落户指南
免费领
最新最全内部资料免费领
最新最全内部资料
免费领
专业顾问一对一定制规划
专业顾问一对一
定制规划
最新资讯每天分享
最新资讯每天分享
进群不止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