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3天就是中秋节了,中秋佳节——阖家团圆的日子,古代诗人喜欢将“乡思寄托于明月”,现在网络把我们的“相思情”通过视频从这头传达到那头。可“乡思”的味道似乎就少了那么点意思了。
昨天去了经常光顾的一家理发店,店主与小编是老乡,所以聊起天来很是亲切,早在1年前就了解到他们家有个正在读幼儿园中班的儿子,小朋友年龄虽小但能言善辩,脑子很机灵。
人都有职业病,看到小孩子,就想问问人家上的什么学校,有没有办好积分,后期是如何安排的?
那时候店主跟小编透露,小朋友上的是郊区的民办幼儿园,价格还可以一个月1千多,对于他们自己开店的人来说,不算压力,因为积分不达标所以没有办,之前也咨询过很懂的朋友,他们都说居住证积分很难办,有钱也办不了,不仅要考学历,还要找公司上班,公司还不一定给办,就算积分办出来了,还不一定能参加高考,反正就是听起来太难了,准备放弃......
听的小编很是着急,便与店主解释:虽说你是初中学历,但是先上个成人高中,拿到毕业证应该不是问题吧?成人高中1.5年就毕业了,有的学校会更快,拿到高中毕业证再读个大专2.5年毕业,那时候你儿子才上小学3年级,完全来得及啊,不一定非要去找个公司上班,如果计划长期在沪发展,你完全可以考虑注册个公司开分店,缴纳社保自然就不是困难的事情了!......
小编还没说完,店主就打断了,还是很固执的相信他那个“所谓很懂”的朋友,这就是很多家长容易犯的错误:听说。
听说:读学历很难。
听说:政策就是为了赶走我们这群为上海付出十几年劳动的外地人。
听说:办积分太难了,我学历低还是算了吧。
听说:就算外地人办了积分,在上海参加了中、高考,也是被区别对待的。
所有的“困难都源于听说”,如果真的想去解决这件事,就走出去找真正懂得人咨询,如果本身就对这个“困难”存在抵触,那便相信“听说”罢了。
昨天再去理发店,总觉得店主夫妇情绪很低落,小编出于礼貌关心了几句,原来店主在种种“太难了”的压力下,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小学了,一边说一边安慰自己:“送回去也好,反正在这也不能参加中、高考,早回去早适应了。”
小编听罢,只能连连附和店主,之后我们都沉默了,只有“咔嚓咔嚓"剪发的声音,店主也再次陷入了低落的情绪......或许是网络寄托不了“乡思”,或许店主的“乡思”的分量更重了。
在回家的路上,小编思绪万千。是啊,我们不可能留住每一个在上海发展的外地人,每个人都有自己主观的思考和决策能力,倘若是因为经济压力,我们会安慰家长:是金子总会有发光的时候,无论在哪上学都一样;如果是“未知的困难”把你“打败”,我们只能由衷的送出祝福。
我们能做的就是:等你蓦然回首,我们就在灯火阑珊处,风里雨里,与你并肩前行。
人才引进落户相关推荐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