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是《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截止日期。作为此次个税改革的一大亮点,六大专项附加扣除究竟能给纳税人减少多少税负?在实际操作中,抵扣如何更加简便易行?财税部门、会计领域的专家,来给你解答:
一、减税力度大,六大专项附加扣除一次性推出,纳税人月入万元有望免税
根据《暂行办法》,此次新增的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六个方面——
■子女教育
纳税人的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学历教育的相关支出,按照每个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
■继续教育
纳税人接受学历或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支出,在规定期间可按每年4800元或3600元定额扣除。
■大病医疗
纳税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发生的自负医药费用超过1.5万元部分,可在每年6万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
纳税人本人或配偶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可按每月1000元标准定额扣除。
■住房租金
纳税人本人及配偶在纳税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没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赁住房发生的租金支出,可根据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额扣除。
■赡养老人
纳税人赡养60岁(含)以上父母的,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扣除。纳税人为独生子女的每月扣除额度2000元。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不发生大病医疗等非日常支出的情况下,可以同时享受的大致是4项——
子女教育
继续教育
住房租金或房贷利息
赡养老人
这意味着,从明年1月1日起,在提高起征点的基础上,每人每月还可以再扣除4600元。
举例说明:
北京市东城区一家企业的人事经理陈昕也为自己算了一笔账——
家里两个孩子,一个读小学,一个上幼儿园,每月可扣除2000元,自己父亲年满60岁,作为独生子女每月可扣除2000元,家里的房贷利息每月扣除1000元,这已经可以享受5000元的专项附加扣除,加上5000元的起征点,意味着在已扣除“三险一金”的情况下,月收入万元基本不必缴纳个税了。
二、“宽”是总基调,考虑了不同纳税人负担状况,让个税更加公平
统筹考虑各种因素,在设计具体制度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公平合理,简便易行,循序渐进,切实减负。
目前的《暂行办法》体现了应享尽享的原则,大部分采取定额扣除的方式,即只要符合条件,就可以按照定额标准享受扣除,既让纳税人充分享受减税红利,又便利后期纳税操作,让老百姓看得明白,税务部门实施起来也简便易行。
举例说明:
■子女教育方面,从3岁到30岁的教育都被涵盖
比如子女教育,扣除范围从学前教育一直到博士研究生教育,子女从3岁到30岁的教育差不多都涵盖了,能够让大部分家庭充分享受到减税。
■赡养父母方面,60岁以上的老人无论户籍何处,其子女都可享受相应扣除
再如赡养父母,只要家里有60岁以上的老人,且无论户籍在何处,其子女均可以享受相应的扣除。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老人的子女已经去世,其孙子女、外孙子女实际承担对老人的赡养义务,也可享受赡养老人的专项附加扣除。
■答疑解惑
质疑1:
北上广房价这么贵,房贷利息这项扣除只有每月1000元,是不是少了点?
专家释疑:
房贷利息扣除标准不能拿几个房价高的城市作比较,还是要综合全国各地房贷情况。据测算,这一扣除标准约占我国人均月工资15%,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
质疑2:
大病医疗的专项附加扣除,限定纳税人本人享受。那孩子生了大病,是不是也应该抵扣啊?
专家释疑:
房贷利息扣除标准不能拿几个房价高的城市作比较,还是要综合全国各地房贷情况。据测算,这一扣除标准约占我国人均月工资15%,在国际上处于较高水平。
全国政协常委、瑞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合伙人张连起释疑:将大病扣除限定于纳税人本人享受,可能是出于征管便利的考虑。但我国普遍的实际状况是,一人生病全家负担,应该考虑家庭成员发生了大病医疗费用,也能享受到专项扣除带来的减税。
当然,个税改革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根据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最大限度照顾到社会公众的实际状况和自身利益。
三、办税“不麻烦”,让信息多跑路,尽可能让纳税人少跑腿
“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子女教育支出是不是要提供发票证明?”“提供抵扣证明会不会泄露个人隐私?”
对群众担心的一些问题,《暂行办法》里实际上已有明确规定,税务机关需要的专项附加扣除有关信息均由有关部门和单位向税务机关提供或协助税务机关核实,纳税人只需要将有关凭证留存备查,在申报时并不需要向税务机关提供。
税务部门主要采取事后核查的方式,来防范和控制虚假申报偷逃税款,最大限度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会过多增加纳税人的负担。
上海落户资讯相关推荐
1
2022年上海户籍子女投靠落户政策,这三大类你符合哪种?
2
上海市社区公共户户籍地址大全
3
上海五大新城落户新政策2022最新规定,落户细则新放宽
4
2023上海应届生落户:如何计算72分(附院校及学科目录)!
5
上海临港新片区落户2023新规!一年直接买房落户!
6
2022上海居转户落户公示名单在哪里看?上海落户相关信息网站汇总
7
2022年上海子女随迁落户政策,随迁落户和投靠落户有什么区别?
8
和上海人结婚多长时间可以落户?2022年上海夫妻投靠落户政策
9
落户公示≠落户成功!上海落户公示后还有这些步骤要做!
10
上海落户社保两倍一年多少钱?上海落户社保基数标准2022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