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批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到来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8-03
776 浏览
上海首批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到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高校相继公布了上海市首批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名单。
双学士学位课程如何颁发学位证书?如何在培养过程中体现“复合”特征?小编整理了相关文件,采访了多位高校教师,一一回答了问题。
双学士学位只颁发一张学位正书
上海市首批高校双学士学位跨学科人才培养项目,共24个。
从已公布的高校项目来看,上海交通大学首次推出“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等7个双学士学位试点项目;东华大学“纺织设计专业艺术与工程一体化双学士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和“环境管理一体化双学士创新与领导人才培养项目”获批;批准了“华东政法大学实践”,批准了“政治管理+法律”和“劳动保障+法律”两个项目。
2019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学士学位授权授予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双学士跨学科人才培养工程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所资助的学科和专业应有授予博士学位的权利,属于两个不同的学科。
对于公众关心的学籍和学位证书问题,《办法》第十五条规定,该项目将通过高考招生,大学毕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条件的,可以授予双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只颁发一个学位证书,并在证书中注明授予的两个学位。
从2020年4月13日起,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发布通知,上海将在高校试行双学士学位跨学科人才培养计划。
通知说,学校要制定双学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考核、实践等培养环节要充分体现跨学科、跨学科、创新、高质量的要求。
在课程设置上应充分考虑两个专业的交叉融合
据悉,上海大学冶金工程专业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联合申请的“冶金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双学士学位项目已顺利入选。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研究员李传军说,双学士学位项目涉及的专业必须有很强的师资力量。上海大学冶金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学校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上海市一级本科专业,也是上海大学最早建立的学科之一。
为什么两个学科要联合起来?李传君说,从一般背景看,冶金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但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如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减少消耗、减少环境问题等。要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实现产业升级转型。因此,冶金行业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冶金和信息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据他了解,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培养这类人才的大学。
他说,该项目将于2021年招生,首批招生40人。可以预见,由于建设要求的高质量、高标准,以及双学士学位证书对学生的吸引力,选拔将十分激烈。
在就业方面,该项目旨在为冶金行业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所培养的学生不仅懂冶金,而且懂信息管理相关知识。因此,学生就业面广,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此外,华东政法大学还将“老”法律专业与管理科学相结合。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任勇表示,该项目获批后,学校今年将按照公共管理(法学复合双学位课程班)招生。大一结束后,学校将进行专业分流,可转为“行政+法律”或“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律”的双学士学位培训班。
“在目前公共管理与法律双学位课程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公共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提供一个中国式的政治模式”,“该项目也为人才培养‘强强联合’提供了契机。”
近4年来,双学位学生需要完成200多个学分,比普通学生多出几十个学分,这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和学习效率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王伟权副校长说:“但是有了广阔的视野,双学位的知识背景和能力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优势。”。
任勇表示,学院将围绕该项目推进一系列综合性教学改革,包括选派其他院校的高素质教师授课、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项目进行评估和调整、制定完整的课程计划等。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推出了“预防医学+管理学”双学士学位项目。上海交通大学表示,跨学科公共卫生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该项目旨在培养全方位的预防医学人才。他们除了有较强的公共卫生知识外,还具备管理学科的思维逻辑和方法论,为今后全国公共卫生事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