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经国务院同意,居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和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意见》(银发【2020】46号文,以下简称《意见》)。
针对《意见》,浦东新区表示,已经研究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的若干举措》,共推出四个部分16条工作举措。
率先承接金融业对外开放项目在浦东落地
浦东也是金融业对外开放最重要的窗口。近两年来,浦东抓住金融业扩大开放机遇,全力推进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项目落地。
浦东有信心、有能力率先承接《意见》中各类金融业对外开放项目落地。
比如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去年已有交银理财在浦东落户,今后浦东还将支持更多的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落地发展。浦东还有83家外资资管机构和5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比如外资独资或控股基金管理公司。浦东现有合资公募基金13家,去年上投摩根已成为国内首家外资绝对控股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今后也将继续支持外资机构提高在参股合资公募基金中的股比。
比如推进人身险外资股比限制从51%提高至100%。浦东有9家外资寿险法人公司,占上海市的75%,目前也已经有了储备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比如金融科技公司方面,浦东正抓紧研究出台金融科技专项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重点金融科技企业,将参照金融机构给予财政扶持,并通过自贸区专项资金支持金融机构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率先推动居民币金融资产配置中心建设
《意见》发布后,浦东紧紧依托各大要素市场,迅速落实:
一是支持主体设在张江科学城的外汇交易中心扩大外资成员参与主体,支持浦东更多跨国公司全球或区域资金管理中心等总部型机构获得外汇交易中心成员资质并参与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
二是支持上证所、上期所、外汇交易中心、中证登、中央结算等要素市场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便利债券市场境外投资者备案入市,丰富境外投资者类型和数量,探索保险资金试点投资黄金、石油等大宗商品。
三是支持金融要素市场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发展居民币利率、外汇衍生产品市场,研究推出居民币利率期权,进一步丰富外汇期权等产品类型,推出更多以居民币定价的国际化期货品种和各类衍生品。
进一步发挥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平台作用
2018年11月,由浦东新区居民政府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了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当前,基地已与南京、杭州、合肥等长三角19座城市结为联盟城市,集聚近百家股权投资、银行、证券、会计、法律等头部机构,发展成为基地联盟成员。
基地立足服务长三角、对接科创板,发挥金融要素市场集聚辐射作用,积极呼应长三角企业上市需求,着力打通科创资源和资本市场两大要素。
基地将更好地支持科创企业对接科创板。目前基地已建立了科创板企业发现培育和审核支持信息系统,为上交所及时筛选推荐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
进一步发挥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平台作用
2018年11月,由浦东新区居民政府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共同发起设立了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当前,基地已与南京、杭州、合肥等长三角19座城市结为联盟城市,集聚近百家股权投资、银行、证券、会计、法律等头部机构,发展成为基地联盟成员。
基地立足服务长三角、对接科创板,发挥金融要素市场集聚辐射作用,积极呼应长三角企业上市需求,着力打通科创资源和资本市场两大要素。
基地将更好地支持科创企业对接科创板。目前基地已建立了科创板企业发现培育和审核支持信息系统,为上交所及时筛选推荐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
打造国际一流的金融业营商环境
浦东定制了包括人才居留、落户、居住等一系列配套举措,提升金融人才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是提高外籍人才通行和居留便利。
二是为金融人才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浦东新区已为30余家金融机构的人才解决落户需求,符合条件的金融人才落户时间缩短至3个月以内。
三是完善“金才”系列服务工程,为金融人才在健康管理、子女教育、居住等方面提供支持服务。未来3-5年,浦东将在陆家嘴、金桥、张江、世博等地提供1300万平方米的各类保障房,多层次解决各类金融人才的住房需求。对符合条件但未申请到保障房的金融人才,将给予相应货币化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