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即将由上海发布!昨天的“2021上海民生访谈”中,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主任徐惠丽透露,该系统将通过物联设备前端感知、云计算、大数据三项技术赋能超大城市精细化管理,并首次使用可视化大屏将“城市数字体征”的概念具象化,对城市生命体进行“24小时×365天”的“全时智慧体检”。
相较于传统的静态城市运行体征,即将上线的上海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是“活”的,以“实时、鲜活”的多维、多源、多态数据为基础,以海量智能算法为支撑,将有效解决在城市管理中“看不清楚、管不过来、处理不了”的情况。
洞察城市全时运行情况
目前,上海城市运行“一网统管”“三级平台、五级应用”架构基本形成,整合信息系统1182个,归集公共数据超过390亿条。“我们觉得还远远不够,在工作中感觉到,城市有了数据和技术,并不等于就有了智慧,并不等于就有了生命。”徐惠丽指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要推动一个智慧城市变成智慧的“城市生命体”,需要洞察整座城市的全时运行情况。
据悉,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磨合,目前已确定包括32个类别、1000多项指标来对超大城市进行智慧、健康的“体检”。
徐惠丽介绍,与以往的城市管理相比,“体检”具有多维、多源、多态特点,结合海量的智能算法,共同支撑起城市的数字体征体系。
具体来说,“多维”是指以往政府部门解决问题可能只会从部门角度出发,而有了实时鲜活的数据作支撑,可以从人、物的角度和动态的角度来观察;“多源”则意味着对城市运行的实时监测在感知端以外,还包括市民端、网络端等其他端,多源头提供实时数据,丰富问题的发现机制;正如一个人有健康的时候、也有感冒发烧的时候,城市也有着“战、平、特”的“多态”,突发事件、日常运行和特殊事项时,需要有不同的管理之策。
将被动处置变“治未病”
“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系统解决了两个困扰我们很久的问题。”徐惠丽介绍,借助这一系统,可以全面实时监测城市运行的情况,了解城市的呼吸、脉搏和体温――城市的生态环境、车流、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能源流,以及城市生活、民生、政务服务等,通过数字体征来呈现城市正在发生什么、需要关注和处置什么。
系统还将帮助相关部门主动发现问题,通过市民热线、热点舆情、人民建议等,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研判城市运行的趋势和规律,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助推城市管理,将被动处置变为“治未病”。
比如今年“五一”前,体征系统接收到暴雨、大风预警,气象部门的警示发出不久,相关部门就迅速做出反应,提示各有关单位做好防范;小长假尾声,体征系统又接收到机场、车站和高速路口将迎来返程大客流的提示,虹桥火车站很快给出应对方案,延长地铁2号线、10号线加班车时间;火热进行中的“五五购物节”,数字体征系统也参与其中,通过对重点商圈人流、车流实时数据的分析,及时推送提示信息,保障群众出行。
下一步,数字体征系统将以全面支撑上海市、区、街镇城运系统“三级平台、五级应用”的快速行动响应为目标,依托市域物联网运营中心的建设,努力实现“态势全面感知、趋势智能研判、资源全面统筹、行动人机协同”的核心理念。
上海落户资讯相关推荐
1
2022年上海户籍子女投靠落户政策,这三大类你符合哪种?
2
上海市社区公共户户籍地址大全
3
上海五大新城落户新政策2022最新规定,落户细则新放宽
4
2023上海应届生落户:如何计算72分(附院校及学科目录)!
5
上海临港新片区落户2023新规!一年直接买房落户!
6
2022上海居转户落户公示名单在哪里看?上海落户相关信息网站汇总
7
2022年上海子女随迁落户政策,随迁落户和投靠落户有什么区别?
8
和上海人结婚多长时间可以落户?2022年上海夫妻投靠落户政策
9
落户公示≠落户成功!上海落户公示后还有这些步骤要做!
10
上海落户社保两倍一年多少钱?上海落户社保基数标准2022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