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找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很难,应该怎么办?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6-21
421 浏览
本科毕业找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很难,应该怎么办?
202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909万,如果按照过往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逐年上涨的趋势,那么2022年高校毕业生的人数还会超出这个数字。
如果再叠加上往届毕业生各种原因还未就业的、海外留学生回国找工作的,可能就意味着,2022届的毕业生,要同时跟近1000万的人竞争全社会提供给没有工作经验的职场新人的工作机会。
很多人可能对这个数字还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那么我们来对比一下,根据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北京市的常住人口约2189万人。
也就是说,2022年需要同时求职找工作的无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几乎接近北京市常住人口的一半。这个就业压力,还是实实在在可以从这个数字里感受到的。
反映到应届生个体,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即便是看起来还不错的本科院校毕业生,好像要找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也是难上加难。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应届生应该怎么办呢?
01
降低期望,找一个不讨厌、有发展的工作,沉下心来持续精进
当我有十几年工作经验之后,见了足够多职场人的职业发展轨迹,越来越相信一个判断:
那些能够坚持在同一个专业领域持续深耕的职场人,职业发展都不会太差。
我一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就直接出来工作,后来选定了一家中高端的餐饮企业,就没再跳槽过,目前已经是一家坐落在某一线城市最繁华商业地段门店的二把手,收入不错,家人都在身边,生活幸福感常常让我都羡慕不已。
如果一名高中学历的人能够做到,接受过高校高等教育的人,就更能够做到。
我们常常有一种误解:觉得一个人人生的发展是由某几次重大节点的结果决定的,比如高考时你有没有考上一个好大学好专业,比如你找了一个什么样的人走进婚姻。
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一个人的人生和职业生涯会发展成什么样,取决于我们每一天的行动和态度:
在应付差事与认真对待之间如何选择,在起身行动做点什么与悔恨抱怨焦虑无聊之间如何选择。
所以,如果你评估下来,开始工作就是最适合你的选择,那么适当降低期望,找到一个不讨厌、有发展前途(到底什么叫有发展前途,我发现很多人也有一种迷思,找机会我来具体说一说,想听的可以先关注我不迷路)的工作,沉下心来,一头扎进去工作几年,再回头看,以前困扰自己的问题,大概率全部都迎刃而解了。
02
选择考研,争取进入到更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更坚实基础
一方面,在人才市场上,那些特别好的工作机会,对求职者的学历及毕业院校的要求比较高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方面,大专、本科对专业学生的培养,更多其实只在于专业通识教育,都是大致让学生对这个专业具体有哪些模块和分支、以及这些模块和分支主要包括了哪些方面有一个大致了解,只有到更高学历,才能够真正对这个专业有比较深入研究。
对于真正对某一专业感兴趣,想走专业发展道路的应届生来说,选择考研,甚至将来继续读博,其实就是一条必经之路。
关于我高中同桌的故事,我已经说过好几次:
他从本科一入学就确定了自己将来想到高校当老师的职业目标,但作为一个二本学校的学生,这其实还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梦想。
后来就是通过考上国内排名比较靠前的高校的硕士,接着又硕博连读,最终如愿进入高校,还在工作没几年,因为出色表现,被派到国外求学一年。
03
出国深造,扩展眼界和经历,也为自己创造另外一种职业发展的可能性
在宝洁、IBM等大型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扩张业务的阶段,对于加入公司的人才,尤其是在培养比较核心的管理人才、业务人才时,有一项必要的能力和经验要求,就是要具备全球视野和相关经验。
比如,有在多个国家求学、工作、生活等的经历,就是具备相关能力和经验要求的一个有力证明。
随着中国公司越来越多地在世界各地的发展,相信在人才的需求上,也会出现之前这些外企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所体现出来的特点。
一名人才不管能力有多强,如果缺少了岗位要求的必要的相关经验,也就会与机会失之交臂了。
另一方面,除了国内的企业,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出国留学,那么,在留学当地,又或者是其它国家的工作机会,也都有了更多可能性,这就能够大大拓展将来毕业之后可选工作的范围。
但留学相对于其它选项来说,涉及到的问题更多,要了解和搜集信息更难,这个时候,找一个专业靠谱的机构来协助我们完成,就是一个更便捷的选择。
在众多机构里,侨外出国是一家符合我们这个定位和需求的专业机构:侨外出国为家长做好孩子教育规划问题,帮助孩子申请合适的学校,解决陪读,生活,实习,就业,移民定居等问题,让孩子不仅能成功留学,更可以留学成功。
尤其是在实习、当地就业等当面的信息和服务,将能够大大减轻毕业生在学完之后求职时获取信息的成本,可以说是将留学各个环节的需求都考虑周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