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无忧、启德教育、应届生求职网发布《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6-02
722 浏览
前程无忧、启德教育、应届生求职网发布《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
--高学历留学生已成为海归的主流,高新技术产业的薪酬最具竞争力
1872年,中国留学之父容闳率领清政府派出唐少毅、詹天佑等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希望“选十五”,培养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是中国第一次向外国派遣正式留学生,也开启了近代中国的留学史。此后,在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中,留学生始终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
1949年,新中国正式宣告成立。新中国70年的繁荣之路,离不开留学事业的大力支持。从军事国防、科技、教育、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从立身到富强,留学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来源国。2018年,中国留学生总数达到66.21万人,回国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近24%,从2007年的4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51.9万人,形成了壮观的“回国潮”。
2019年10月19日,启德教育与51job.com联合发布《海归就业能力调查报告》,以了解海归潮下的就业规律。本文在对海归就业行为和就业行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雇主的招聘行为和雇主的行为,对海归的就业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也是启德教育第七次发布海归就业能力调查报告。结合就业市场最新供求信息,为广大有就业需求的海归提供就业参考,为有意出国留学或正在出国留学的海归提供国内就业的动态趋势。
情感因素和经济发展是回国的主要原因,来自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留学生是回国的主流。
齐德教育集团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运营总监贾红艳女士
根据启德教育“2019年海归就业能力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84.8%的海归表示,“亲朋好友都在中国”是他们回国就业的主导因素。影响海归就业的其他主要因素包括“国内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政治稳定”(51.3%)、中国联系网(37.0%)、国内就业前景良好,研究专业就业机会较多(34.6%)。值得注意的是,与齐德教育2017年海归就业大军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相比,由于“国内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和“国外就业/移民政策趋紧”,海归就业比例分别增长1.1%和2.3%。海外政策的“推动”和国内经济的“拉动”共同影响着归国留学生的决策。
51job.com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更青睐海归,占毕业生的52.2%,其中博士生占1.8%,研究生占50.4%,本科生占31.6%。雇主青睐的前10个国家或地区是英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法国、日本、韩国、德国、加拿大和新加坡。其中,英国占比例最高,达到44.86%;美国(17.62%)、澳大利亚(17.29%);香港、中国占相对较高比例,3.47%。
新一线城市在吸纳海归方面接近一线城市,高新技术产业最具竞争力
启德教育集团留学事业部副总裁郭蓓女士
51job.com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现在,超过75%的海外留学经历超过12个月的申请者只向一线城市投递简历。更合适的就业机会和“定居政策”是年轻留学生到一线城市求职的最大动力。
根据齐德教育《2019年海归就业能力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一线城市北上广深海归人数占全国海归总人数的39.57%,其中海归与海归的比例1.84比1;新一线城市海归人数占全国海归总数的30.87%,其中海归与本地海归的比例为1.53比1。一线城市就业海归中,年薪10-12万的1/5以上,12-15万的近1/5;新一线城市就业海归中,年薪8-10万的近1/3,10-12万的超过1/5。无论从吸纳海归的数量还是补偿水平来看,新的一线城市都在向一线城市靠近。
根据51job.com的数据,2019年,有留学生招聘计划的用人单位主要来自金融业(14.1%)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留学生的工作要求是“技术研发”(53.1%)、市场(37.7%)、工程及其他专业技能(36.3%)和“销售”(19.7%)。
根据齐德教育《2019年海归就业能力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海归就业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15.2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3.08%)、制造业(11.30%)。教育(9.70%)、文化体育娱乐业(7.12%)。根据留学人员毕业后一至三年的工资调查结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年工资收入总额的60%在15万以上。金融业和制造业同工同酬的海归比例分别为35.3%和33.3%。
大多数海归将在5年内支付留学费用。带薪休假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
前程无忧海外招聘总监冯雷先生
根据前程无忧网的数据,40.8%的用人单位将为留学生提供8000元/月至12000元/月不等的起薪,28.5%的用人单位将提供6000-8000元/月不等的起薪;26.3%的用人单位表示,海归生的工资将略高于国内毕业生。启德教育研究数据显示,2017年41.4%的海归起薪在8万元以下,2019年40.2%的海归起薪在10-20万元之间,74%的留学生认为5年内可以收回留学费用。
据51job.com统计,80%以上的用人单位关注专业与岗位的匹配度。根据启德教育的研究数据,归国人员工作与专业匹配度的分布为:“非常匹配”(20.7%)、部分匹配(34.0%)、一般匹配(25.4%)、不太匹配(9.9%)和“完全不匹配”(10.0%)。“非常匹配”的海归年薪占总数的40.91%,而“一些匹配”、“一般”、“不太匹配”和“完全不匹配”的海归年薪分别占28.97%、22.22%、16.67%和18.60%。工作与职业的匹配度越高,海归的工资就越高。
根据启德教育“2019年海归就业能力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选择进入国有企业的海归仅占13.4%,选择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工作的海归超过70%,选择事业单位和中央/地方政府的海归不到10%。国有企业归国人员工作适应困难率为11.9%,高于民营企业/私营企业(7.1%)和外资企业/合资企业(3.2%)。93.2%的回国人员认为,灵活的工作制度是重要的,68.4%的人有较高的工作满意度,“更多的带薪休假时间”(64.8%),“更多的职业发展”(62.4%),“弹性工作制”(59.9%),“住房/生活津贴”(39.7%)是除了薪酬调整之外的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
缺乏工作经验是海归就业面临的最大挑战,需要及早谋划,增强就业竞争力。
51job.com的数据显示,用人单位认为海归就业的主要阻力是“工资过高”(86.2%)、不适应国内工作环境(75.3%)、没有工作经验(57.5%)、缺乏专业能力(48.7%)。
另一组来自51job.com的数据显示,雇主对海归的评价在“外语能力”(83.8%)、独立思考能力(41.7%)、解决问题能力(36.0%)和“创造力”(28.9%)方面均高于国内毕业生。但“沟通能力”(28.1%)、自我管理能力(13.2%)和“合作能力”(14.9%)均低于国内毕业生,尤其是“稳定性”(2.6%)、耐力(3.5%)和“执行能力”(3.5%),远低于用人单位对国内毕业生的能力评价(34.2%、44.3%、36%)。
根据启德教育“2019年海归就业能力调查报告”的调查数据,超过90%(92.5%)的海归表示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没有相关工作经验(58.7%)是海归回国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其次是“国内外求职者众多,竞争压力大”(40.4%)。在海归考虑的最重要的求职服务中,自我意识和职业规划排名第一,占73.5%。由此可见,职业规划是海归求职服务的第一需求。
如何帮助海归进行自我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具备成长为国际化人才所需的能力。奇德国际人才能力测评3.0通过对学生个性、专业倾向、专业倾向和国际人才能力四个维度的测评,解决学生专业和职业的选择、个人能力的测评和提高问题,以及海外适应的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五个国际人才的就业竞争力、领导力、思维和辨别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目前,评估报告分为大学生和中学生。自启德国际人才能力评估启动以来,为青年学生提供选课指导、高中生提供专业选择指导、为大学生提供专业选择/职业/能力提升建议等配套服务。已经帮助1万多名齐德学生制定了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