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落户资讯 > 北上广若是放松落户政策,值得重新回去吗?

北上广若是放松落户政策,值得重新回去吗?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5-28

599 浏览

北上广若是放松落户政策,值得重新回去吗? 一、户籍问题:一个新的表述   2004年,我通过上海市人才引进政策拿到了户口,当时代办机构的人对我说,今年能办下来,是卡着政策的点,纯属运气,明年是什么情况,就不好说了。   此话一语成谶,“本科学历入户”的大门第二年就关上了,一直到后来变成了“居住证积分入户”。   上海入户最容易的九十年代末,拿十几万买一套房子,就送你一个“蓝印户口”,可见这二十年上海户口控制的总趋势是越来越紧,北京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放在整个中国不断放松户籍管理的总趋势下,非常不协调。   不过这个二十年的趋势很可能到了拐点。   国家发改委最近公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本来无关户口问题,但其中关于“超大特大城市”落户政策的表述,却有点新意。   原话是这么说的:“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科普一下国家的口径,城区常住500万以上的算“超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算“特大城市”(注意是“城区”,不是“城市总人口”)。   而以前的口径基本是这样的:“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城市人口1000万上的“特大城市”只有北上广深再加重庆,天津也快了,但实际上,本科生在广州深圳落户的难度并不大,所以影响最大的,就是上海和北京。   在这个政策的解读上,有专家认为“会放开”,因为这是政策的大趋势,而且“京沪”的“老年化问题”已经严重到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地步了;也有专家认为“不会放开”,因为“总量控制”还是政策前提。   这个政策到底是说明京沪落户政策真的松动了,还是为了让其他几个已经放松的特大城市更“名正言顺”?   这个问题对于正在(或想要在)北京上海打拼的年轻人,还是很重要的。想要知道答案,首先应该理解之前政策制定的基本思路。   二、谁想管?谁在管?   在人口的问题上,政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管理思路。   “居住证积分入户”是目前解决上海户口的主要渠道之一,其实过去的“人才引进政策”从来没有废止过,它们背后都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入户指标。   就算有一天,“居住证积分入户”放松了,比如每年达标的人十万,而入户指标只有一万,那就意味着至少要排十年队才轮到你。   那这个入户指标到底是谁定的呢?不知道。但可以肯定一点,地方政府并没有决定权。之所以这么肯定,因为“人口控制”不符合地方利益。   从市场经济原理上说,城市规模越大,集约化程度越高,人均GDP也越高。而且越大的城市,人口增长对经济的边际拉力作用越强。京沪两市的政府同样要追求GDP,没有道理自断生路。   更重要的是,流入的大多是年富力强的劳动人口,控制人口会使加速城市的老年化,降低城市竞争力。   那会不会是环境、交通、水资源压力呢?也不是。   下图可以看出,交通拥堵和城市规模没有必然的关系。       对比东京和首尔人口密度,北京、上海的人口承受能力分别还有1500万和700万人的空间,特别是北京,其实人不多,人口密度还不如中山、无锡这些三线城市。   其实中国的人口控制有个特点,不是按“密度”控制,而按“总量”控制。   十三五规划的2020年的常住人口控制目标:北上广深分别为2300万、2500万、1550万、1480万人以内。而2017年这四个城市的人口分别为2171万、2418万、1449万、1252万,明显对深圳特别“宽厚”,   上海的人口密度和深圳差不多,但“总量”是深圳的两倍,所以,上海的控制严,而深圳就松。   从“总量控制”而不是“密度控制”的特点中,我们可以发现政策的某些思路。   三、总量控制的两个原因   人口政策的制订是中央的权限,体现了国家的整体利益,特大城市的人口控制政策总体上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地方经济平衡发展的考虑。   正因为大城市对人口有天然的吸引作用,如果不控制人口流动,人口迁出的中西部地区和小城镇经济就会受损,最明显的例子是东北地区,近十年既是人口迁出比例最高的地区,也是经济发展最弱的地区。   地方要发展,中央讲平衡,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经济”等软的导向性政策都没有影响人口流动大趋势的时候,硬的行政控制手段就成了唯一的选择。   另一个考虑因素是安全。   北京、上海的经济份额占比仅3.3%和3.7%,而纽约是7.9%,巴黎、伦敦、东京都市圈更是超过25%,如果没有行政控制,按照国际上城市化的速度,未来至少有10%的中国人集中在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北京和上海的常住人口将分别突破5000万。       经济和人口集中于大城市是市场经济的选择,但经济规律并不代表最合理的结果。大量流动人口,经济上并不安全。   深圳不怕人多,因为有上海2000万人口的管理经验,但北京上海人口如果到了5000万,谁也不知道该怎么管理。   这就是为什么整个中国都在放松户口控制时,中央仍然选择了对京沪两个城市“严加看管”。   从2013年开始,控制人口总量成为京沪两地政府的头等大事,北京市的“以水定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以业控人”的政策,尽管屡遭诟病,但因为有效,一直在用。   理解了原有政策制定的背景,就不难推测新政策将发生什么变化了。   四、最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效果如何?   具体的人口控制力度,其实是一线城市之间、高线城市与低线城市之间、省份与省份之间博弈的结果。   从2017年以来,二线城市人才争夺战不断升级,落户早就是“起步价”了,从补贴房租到专门的人才公寓,从取消买房限制到买房优惠,效果也非常明显。   这么大的力度,没有中央的默认,给地方政府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   二线城市抢人,对北京上海有压力吗?当然有。可有压力也要执行,中央层面不开口,北京上海难有大动作。   但前面说过了,人口控制不是为了“打压京沪发展”,而是为了“地方经济平衡发展”,但平衡这个东西,最讲究政策的执行火候,太猛了也不行。   2016年出台的“十三五计划”中,上海2020年的人口控制目标是2500万,当时大家都觉得不可能,因为上海常住人口2015年底就达到了2415万,85万的增长指标,放在2013年以前,也就是一年的量。   但“得益于”2013年以来最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住房、产业、教育、城市治理多管齐下,接下来的五年,上海人口不是零增长就是负增长,照这个趋势,2020年别说了2500万,能不能保住2400万都是个问题。   北京的问题也是一样,从2014年开始,人口就不增长了。   2013年以前,京沪人口以13年增长50%的速度“噌噌”地往上窜,压都压不住的时候,高层都忧心忡忡,控制不住到了5000万怎么得了?   可真下决心控制往了,高层反而不担心了,毕竟咱们的邻居东京都市圈人口已在“奔四”的路上了。   一旦知道自己有能力控制,“单纯的数量控制”就不再是第一目标,而是“如何用更小的代价去科学地控制人口” ?   再加上,政策效果本身也是有疑问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那些从北京上海流出去的人,还有去不了京沪的人,最后去了哪里?   我告诉你答案,很可能还是往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走,因为京沪人口零增长的拐点2015年,恰恰是广深人口增长率向上的拐点。       照这个趋势,广深人口十几年后就可以追上京沪、后面还有重庆、天津、武汉、成都等一大帮城市紧紧地跟在后面。   花这么大的代价,只是把人口从这个一线城市赶到那个一线城市,控制了两个超大城市,崛起了一堆超大城市。劳民伤财,意义何在?   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原因,2018年开始,经济减速又成了大问题。   前面说过,城市越大,集聚效应越强,人均GDP越高。这点“集聚效应”,在GDP增长动辄9个点时候,大家不觉得心疼,自然是“平衡优先于增长”,可现在的GDP不停地往5上掉的时候,又变成了“增长优先于平衡”。       由此可见,至少今明两年将会是京沪人口控制较宽松的两年,毕竟离2020年的人口控制目标还有很大空间。   新政策提法,反映的是政府对人口的“调控自信”,反映的是京沪人口总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下降,反应的是政府对经济增长的担忧。   所以,京沪人口控制最严的时代基本已经过去了,如果各种因素叠加,以后恢复到之前每年一到三个点增长的平均水平,也是有可能的。   这个判断更重要的理由是一个更大的趋势——中国人口增长拐点将至。   不仅仅是落户政策,它将是未来中国一系列政策变化的根本原因。   五、5400万或1900万人口?   一线城市人口的增长是城市化带来的外来流动人口,反映了全国劳动人口的增长,中国出生人口的巅峰是1990年,此后便一路暴跌,这个出生人口拐点在十几年后,就变成了劳动人口的拐点,结果是城市化人口的绝对数量减少,人口控制的负面影响将越来越大。       有人统计过,如果从现在开始,停止一切外来人口的流入,到了2040年,上海的人口将下降到1900万。数量上看没什么,但人口结构的问题就大了,60岁老年人将达到惊人的41%,而这个数字现在是17%。   所以,限制外来人口流入就是一个城市的慢性自杀,总量控制的思路是行不通的。   但另一方面,如果放开人口控制,去维持一个合理的年龄结构——最核心的指标是20~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保持在现在的70%的水平,那么2040年,上海的人口应该是多少呢?   答案是5400万!比现在整整多了一倍。   原因不难猜,出生人口下降导致的老龄化社会,必须要引进同样多的年轻血液,才能平衡这个结构,但实际管理中不可能只流入年轻人,结果必然是全年龄段的增长。   东京就是一个例子,由于出生率低迷,日本是全球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但东京都市圈却始终保持70%的劳动人口比例,其原因就是其他地区的人口不断地迁入。   5400万人口,这是地球上从未出现过的“超级大魔都”,到底是产生空前的管理难题,还是创造全新的城市经济形态?谁也不知道,毕竟中国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接下来的路,大多数都没有前例可循。   只有一点可能肯定,一旦人口与户籍控制的思路发生改变,相应的,土地政策、产业政策、公共发展政策等都会发生变化,而这些都是以往京沪城市发展的一道道“紧箍咒”。   比起一个慢性自杀的老年化城市,人口控制的放松才是唯一的出路。
您正在申请积分落户服务站的专业服务
您的称呼

联系电话

验证码

立即获取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

您的服务申请已提交,
服务站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你沟通服务细节。
一对一规划顾问
更多福利,等你解锁!
上海积分落户指南免费领
上海积分落户指南
免费领
最新最全内部资料免费领
最新最全内部资料
免费领
专业顾问一对一定制规划
专业顾问一对一
定制规划
最新资讯每天分享
最新资讯每天分享
进群不止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