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周四获悉,已有900多家台湾企业在上海自贸区新区注册。上海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王丽欣说,它为双方提供了技术人才的舞台,展示了他们的技能。
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庆基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一届海峡两岸私立大学校长论坛上表示,加强两岸教育合作与交流,将促进两岸青年通过接触建立民族感情,对两岸和平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据悉,海峡两岸近50所民办(私立)大学及相关机构的负责人、专家学者和台商企业代表齐聚第十一届海峡两岸民办(私立)大学校长论坛,共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加强两岸交流合作。
论坛上,全国政协原常委、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辉强指出:“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这离不开职业教育对人才多样性的培养,离不开职业教育对技术技能的传承。”全国高职院校校长联席会议名誉主席李进认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必须转变“学以致用、学以致用”的观念,才能是最好的”。
论坛期间,海峡两岸多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下一届论坛将于明年由台湾龙华科技大学主办。
民办高校是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力量。在台湾,私立科技大学在技术与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大陆,与公立大学相比,民办高校的体制和机制更加灵活,有利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郑慧强指出,中国大陆私立高校可以借鉴台湾私立高校的经验,以灵活的机制和制度形成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品牌。
台湾教育系统大学校长吴庆基教授说,现在,企业对员工有了新的要求。教育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和功能,进入智能校园、创新教学的4.0时代。比如,通过校企合作、通识教育等方式,培养具有第二功能专长的跨境人才;通过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方式,建设智慧校园等。把原来的垂直专业“T”人才培养转变为复合型“π”人才培养。
据了解,上海民办教育协会首次邀请近10家台湾企业参与讨论,为民办(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智慧和经验分享。
论坛上,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新指出,临港新区成立以来,以上海建桥学院为代表的一批民办高校,积极与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相联系。这是提高学校发展水平、学科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最便捷、最可靠的途径。上海建桥大学校长朱瑞婷表示,该校要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与自贸区产业链紧密相连的8个专业群,构建“核心素养+能力标准+成就导向”的应用型科技型人才培养体系。朱瑞婷指出,今后,学校将充分整合地方政府、高校和企业的资源,致力于在共建、共享、开放、创新的区域提出和建立新型虚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