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人才引进作为放松房地产调控的一道“口子”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3-22
458 浏览
防止人才引进作为放松房地产调控的一道“口子”
2019年,各地在“房地产不是投机”的总基调下,坚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严格监控房地产金融风险,努力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中央层面,重申“房地产不应投机”,明确房地产调控不应放松。在7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不应将房地产作为刺激经济的短期手段”。另一方面,中央也加快了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地方政府紧跟中央的政策调控基调。自2019年以来,地方政府的紧缩政策数量前低后高,且在接近年底时有所松动。控制权随着市场变化及时调整。但总体紧缩力度有所松动,地方政府调控自主权进一步加强。2019年初,一些城市的政策看似宽松,但在4、7月份的政治局会议重申“住房不是投机”之后,一些热点城市升级了相关调控政策,调控力度明显收紧。多数城市仍在以市为本实施政策,结合本地市场情况进行结构微调,不断优化调控政策。但也有少数城市部分松动,总体目标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
具体的调控政策集中在四个核心问题上:信贷、土地、人才和住房。
在金融信贷政策方面,强调加强金融风险控制,降低整体杠杆率。总体货币政策趋于宽松,但与住房有关的信贷仍适度收紧。
土地政策是今年住房宏观调控工作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二是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共有住房;三是,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允许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按照规划条件转为工商业等用途。8月26日,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土地管理法修正案》,将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准入提高到法律层面,消除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在人才政策方面,各地推出了大量的人才政策,落户实现了自由化和多元化。2019年以来,全国已有150多个城市出台各种人才政策,“送”户籍,“送”房子,“送”钱,展现了自己的神奇力量。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地区间竞争的加剧,人才的推出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被异化了。全国各地都制定了各种吸引计划,人才推出了越来越多的房子来刺激住房需求,这将导致调控政策变相放松。因此,人才进口政策应更加明确和规范,并注意防止人才进口政策成为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弱化调控效果的工具。
在住房保障政策方面,要缩小住房改革规模,着力加快城市旧社区改造,不断完善共有产权住房制度,促进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此外,加强楼市监管,控制房地产市场乱象。
我国楼市宏观调控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地方政府负主要责任,但财政、税收甚至土地等手段不在地方,权责不匹配,制约了调控效果;全国“一市一调”的调控体系,地方政府的“一个政策”需要加强,“一市一策”与国家财税政策的统一存在矛盾和对立;把握地方没有系统性风险,没有持续性调控的动摇挑战;住房市场供求信息有待进一步完善。
今后,楼市调控要坚持“房不炒”的原则,进一步增强城市决策和分类调控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准确调控和及时调控的能力。具体改进措施包括:坚定不移地坚持房地产调控,把握调控节奏;完善“一市一策”的国家市场监管体系;探索土地、财税“一市一策”;确定各级金融监管部门还负责房地产调控;完善国家住房、土地、金融等数据库和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