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在上海从幼儿园就读到高中,以下四点必须做到。
1、父母和孩子的居住证是必须办。
2、把孩子的临时居住证换成长期居住证。
3、父母一方居住证积分要满120分,孩子才可参加上海中考、高考。
4、签署《就读承诺书》。
1.《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原件
2.父母一方居住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
3.儿童居住证明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
4.预防接种证原件及复印件
5.社保或《就业失业登记证》原件及复印件
6.儿童户口簿地址页、儿童本人页原件及复印件
7.儿童出生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8.监护人户口簿地址页、父母本人页原件及复印件
9.监护人身份证原件及正反面复印件
《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是非常重要的证件,信息一旦确认,不能更改,同时也是验证和审核入学资格的唯一凭证。仅此一份,一定要妥善保存。
1、进入民办小学志愿填报流程。每个适龄儿童可填报本区县或者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小学2个志愿。在填报志愿前,应事先关注民办学校招生简章中关于面谈对象的提示。
2、上传学生照片的格式要求为:白色背景、近期免冠数码照,像素272*354,分辨率为300dpi,jpg格式。家长可到照相馆拍摄,也可用数码相机、高清手机拍摄学生照片,照片应符合学生真实面貌,不可使用照片修饰软件对照片进行面貌处理。
3、携带户籍证明、居住登记申请回执等相关证件;或本人《上海市临时居住证》以及父母一方的《上海市居住证》等相关证件。
4、参加民办小学面谈的还须携带《上海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
5、家长可凭孩子证件号码和密码,登录“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查询民办学校录取通知。如被录取,民办学校也会向家长报名时绑定的手机发送录取相关信息。
6、学生家长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回复短信或登录“入学报名系统”及时完成确认工作。家长一旦完成确认后,该生即被民办学校所录取,不再被安排至公办小学或公办初中就读。
7、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适龄儿童,根据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即排在此类靠后)为原则,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办规〔2018〕 5号)等要求,2019年,来沪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居住登记凭证》,父母一方满足下列两种情形之一:
第一种情形: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从2018年7月1日起有参加本市职工社会保险满6个月的证明(不含补缴);
第二种情形: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在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
2019年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受理随迁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为8月10日。
区教育行政部门可结合本区实际,统筹安排适龄随迁子女入学。小学阶段以安排进入公办小学为主,部分地区公办教育资源紧缺的,可统筹安排进入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小学就读。初中统一安排至公办学校就读,入学后学校应告知学生及家长完成义务教育后报考高中阶段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政策。
入学途径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办,一种是民办。
公办小学大致录取顺位:
本区户籍人户一致;
本市户籍有本区房产的人户分离;
居住证积分满120分,有相应房产证的;
动迁户;
本市户籍无房产的人户分离;
其余符合入学条件的来沪人员随迁子女,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入学。
注:以上为浦东新区入学顺位,各区略有不同,仅供参考。
民办小学入学如何进行录取
民办学校招生实施按志愿分批次录取。
5月20日-5月21日进行第一志愿录取
5月23日-5月24日进行第二志愿录取
5月26日进行第三志愿录取(限民办初中)
学生家长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回复短信或登录“入学报名系统”及时完成确认工作。家长一旦完成确认后,该生即被民办学校所录取,不再被安排至公办小学或公办初中就读。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