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他人尊敬的上海人,从不说“相户宁”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7-13
376 浏览
值得他人尊敬的上海人,从不说“相户宁”
在许多人的认识里,上海是一个五湖四海的外地人占大多数的一个城市,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今年3月份公布的《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上海常住人口高达2400多万人,其中有大约1450万人拥有上海户口,占近6成。也就是说,你在上海街头每碰到10个人里,就有6个人是“上海本地人”。
这个数据,其实远超许多人对上海的印象。而上海另外一个“印象”,就名副其实了,那就是“排队”。
由于上海人多,无论在哪,排队是常见现象。
有排队的人,就有插队的人。如果你经常坐上海地铁,会发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些人在地铁里吵架。
全国各地的人都会吵架,上海人吵架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呢?
奇特就在于,如果吵架的两个人中,有一个是外地人,另一个是上海人的话,那多半吵架过程中都会听到上海那方骂对方“浓截个相户宁”(你这个乡下人)。
骂别人是“乡下人”,是老上海人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这里为什么要强调是“老”上海人呢?
这是因为“新上海人”,大多是外地人或者是来自青浦、松江区、嘉定区的“农村人”,这些人,自然是不会把“乡下人”挂在嘴边了。但凡事都有例外,一个网友便分享了自己的“奇葩事”:
我和他是同学,都是上海郊区的,而且是一个区的,我现在家还在乡下,他以前也是乡下的,现在拆迁了,住工房了。有一次和他之间有点小小的矛盾,他竟然冲着就说了句“你个上海的乡下人……”,不是说着玩玩的口气,就是一种骂人的语气。我当时懵了,不住在乡下了,怎么就连自己的根都忘了,他自己不也是乡下出生的,祖上8代估计也都是乡下的,这种人给我有种“走狗”的感觉。你们说我还该和他做朋友吗?
类似这样的例子,其实上海每天都在上演:
上海地铁一号线在早上8:30左右非常拥挤,大概是太拥挤了,一个年轻的上海女生直接对另一个女生骂了起来,还用上海话说“你听得懂吗,乡下人”。女生很淡定地说“听得懂”。接着,骂人的小姑娘就又开始用上海话骂对方没素质吧啦吧啦的,有的没的……对方只是安静地听着……大概听不太懂骂什么吧,很粗俗的话……最后上海女生用普通话骂了一句“对啊,就是瞧不起你们乡下人,没素质”……对方大概也忍了很久了吧,回了一句“会说上海话就可以骂人么,素质高低立见”。这一听对方又火了,又开始骂了一会……后来我看到被骂的小姑娘一直低着头,仔细一看实在那哭,哭得让人很心疼……
说到这,其实作者并不是地域党,在上海很多年了,第一次看到这么赤裸裸的排外。实际上,现在绝大多数的上海人,又有多少不是“乡下人”呢?
解放初,很多农村人逃到上海,过了几十年在上海扎根,老家来投奔的就是最早的乡下人。
乡,可以指农村,也可以指家乡。一个值得他人尊敬的上海人,首先从不说“相户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