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优良的体制和环境集聚人才、留住人才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7-03
495 浏览
以最优良的体制和环境集聚人才、留住人才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我国对具有全球思维、国际经验、创新能力的国际化人才需求日益增加。各级党组织始终应当把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摆在人才工作的突出位置,努力以优良的体制和环境集聚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营造良好的环境是吸引凝聚优秀人才的关键要素,在新形势下必须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进一步完善优秀人才发展环境,积极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保留、使用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机制,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和增强人才活力。
营造好人才管理体制环境。好的人才管理体制环境应该是尊重各类人才发挥作用的规律,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分类管理,不搞一刀切,使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切实履行简政放权的要求,减少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按照单位的不同情况,把属于用人主体的权利还予用人主体,让使用人主体真正拥有按市场要求培育、引进、管理、使用人才的自主权。同时要制定和完善人才管理法律法规,推进人才管理法制化,消除人才管理上存在的主观随意性。
营造好人才激励体制环境。要强化激励,用好人才,使发明者、创新者能够合理分享创新收益,要创新人才收入分配政策,有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知识、技术、管理、技能等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办法,健全对人才的股权、期权及分红激励机制,收益分配重点向创新创业人才倾斜,使作出创新贡献的人才“名利双收”。要健全容错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营造好人才评价体制环境。人才评价机制在整个人才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发挥着基础与关键的作用,要灵活采用评价人才的硬件标准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把学历、职称、论文等评价硬件与人才所作的实际贡献结合起来,对在某个领域作出特殊贡献的人才,破格使用、照顾他们,为他们创业、创新提供更优厚的条件和良好环境。同时,应在相关业内、领域内选评价人才的主体,有的还应考虑社会影响,尊重社会评价,力求评得客观、公正、科学、合理。
人才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各级党组织要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和增强人才活力,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努力营造好有利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