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南区抓住重大机遇,完善战略定位,确定了建设承载青岛市核心功能的中心活动区的目标,积极推进区域总部经济中心、国际贸易金融中心“五个中心”建设,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国际时尚中心“招商引才”是“一区五中心”的重要支撑和第一战场。市南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双招双引”工作,努力全面完善市南区人才“引进、教育、留用”机制。截至目前,全年引进人才总数已达3.6万人。
市南区与外企德科上海有限公司签订了人才引进合作协议。
在上海推广
建立人才引进工作站
近日,在上海市静安区举行的市南区“双招双引”座谈会上,市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北京外企德科上海有限公司签订了《青岛市市南区国内人才引进工作站合作协议》。谈到此次签约合作,市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引进科科长赵侃谈了他对北京外企德科上海有限公司的首次访问。
今年,市南区围绕“双招双引”主战场,成立了“双招双引”领导机构,实行双组长制,成立了3个海外招商团队,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双招双引进”,对市南区进行宣传推广。赵侃在上海参加“双招双引”工作之前,一直从事人才引进工作。他经常与各种人力资源机构和大学互动。在上海工作后,他很快与上海市人才服务协会、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和高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记者在走访北京外企德科上海有限公司时了解到,该公司是由中国500强企业和世界500强企业共同组建的高端人力资源公司。赵侃在拥有丰富的企业资源和人力资源后,立即联系市南区的人才引进工作,详细介绍了市南区的区位优势和中介机构引进人才的各项优惠政策,最终感动了企业,推动了在市南区建立国内首个人才引进工作站。
据了解,市南区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坚持政策导向,在贯彻落实《青岛市鼓励中介机构和个人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实施细则》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出台了《市南区鼓励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办法》,可为优秀人才队伍提供高达5000万元的扶持资金,对引进和培养人才的载体和中介机构,可提供高达300万元的高层次人才扶持资金予以奖励。截至今年9月,已有3个境外投资促进团队和部门对980家企业进行了考察,新洽谈项目117个,签约项目362个。
现场服务
提升高端人才引领力
为了引进人才,我们需要跟上服务的步伐。近日,经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青岛航迅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子才成为青岛市终身聘任院士。王子才院士是我国系统仿真领域的顶尖专家。这一答复使市南区又一位院士级科技带头人。
青岛特里尔环保集团高级工程师孙云国对市南区的人才服务也深有感触。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孙云国于1995年被介绍到青岛。目前,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7年青岛市专项津贴专家1项,2018年国务院专项津贴专家1项。
2019年,孙云国知道自己符合“山东惠才卡”的要求,就向市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咨询。随后,根据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家制度,市南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立即为孙云国配备了服务专家,启动高层次人才服务项目,实行“随时受理、直接服务”、“专家受理、平行处理”的模式“集中反馈、统一备案”,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待遇落实、人文关怀、创新创业等个性化服务。孙云国可直接与服务专家联系或预约,办理“绿色通道”中所列的可直接获得的服务项目;服务专家应协助为“绿色通道”中所列的根据申请需要提供的服务项目准备相关信息。很快,孙云国的“山东惠才牌”终于获批。
多年来,市南区不断优化人才服务,打造了高层次人才“一对一”服务、户籍一站式办理、子女入学、工商登记、档案代理、资金申报等服务。今年,该区引进了一名全日制创新型国家级专家、一名新的住院院士、两名持有“山东省惠才卡”的专家、四名青岛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绿卡专家、三名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的人才、12个市级专家工作站。全区专家工作站总数达到50个,高端人才集聚效果明显提高。
首届“全球博士青岛培训营”市南分营。
加强平台建设
帮助人才企业精准对接
为了吸引、留住和用好人才,平台建设和活动对接至关重要。作为首届“全球博士青岛培训营”和第六届“百所高校千名博士青岛行”配套活动,今年8月,市南区开展了市南分营活动,通过实地考察和对企业的洽谈推广相结合,推动高校医生与市场用人单位对接,搭建人才与企业沟通桥梁。来自20多所大学的博士访问了市南区、青岛特里尔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和青岛鼎新通信有限公司两个具有创新性的代表性企业,并与市南地区委员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代表进行了讨论。
活动期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生代表、2015届博士研究生谢凯说:“希望明年毕业后有机会到市南区发展,扎根青岛。”根据本地区相关用人单位的需求,推广博士生信息,积极开展人才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与衔接。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南区联系数百家企业,宣传推广市区两级总结的人才工程需求和人才引进政策,组织数十家企业参加“青岛市人才引进名校行”,“全球博士青岛培训营”,先后赴清华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等10多所高校,发布高层次人才岗位466个,征集简历300余份,吸引人才100余人。自2019年以来,市南区共有2840名高技能、高层次、高层次人才。截至目前,全年引进人才总数已达3.6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