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分落户为城市安居乐业的外来人口给予公平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2-25
437 浏览
积分落户为城市安居乐业的外来人口给予公平
从天津市人社局了解到,天津市发展改革委日前会同天津市人社局、天津市公安局等有关部门,对居住证积分指标和分值进行了调整,将积分申报指导分值由140分降为110分,积分指标由原来15项减为11项,积分落户人群规模有望扩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其中主要内容包括:“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基于此,天津市对居住证积分指标和分值进行了调整,将积分申报指导分值由140分降为110分,积分指标由原来15项减为11项,取消了“纳税”和“知识产权”指标,合并了“住房”“落户区域”“居住签注”指标内容。这既落实了国家相关政策,又具有创新特色。
按照政策要求,积分落户将成为外来人口,进入一线城市的唯一通道。正因如此,调查数据显示,超八成受访青年,关注所在城市积分落户政策。为了抬高落户 “门槛”,一线城市不得不实行积分落户政策,通过设置一套指标体系,对外来人员落户本城市的条件进行指标量化,并对每项指标赋予一定分值,当累计积分达到规定分值时,即可申请落户。
换言之,一线城市实行积分落户,一方面,是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优化市民素质和人才结构;另一方面,激励外来人口在本城市遵纪守法、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爱岗敬业、奋发有为。调低积分落户分值,是一种理性选择,一线城市控制人口增长,不应该过度依赖于提高落户门槛。从管理上还需要加强城市功能的规划、产业结构的调整等手段,向周边疏解非都市职能,而不是单一地采取强行挤压外来人口的手段。
不可否认,调整经济结构,发展高端产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落户门槛今后无疑还要提高;但这种高门槛,是伴随城市发展和需求由然而生,而不是人为设置的。特别是,需要从国家层面进行综合考量,通过宏观政策和制度设计,进行有效调控,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实行地方资源相对均等化,使一线城市,不再是“风景这边独好”。
特别是,降低积分落户门槛,更须消除公共服务门槛。换言之,实行积分落户政策,不是简单的给一个城市户口,而且需要公共服务全覆盖,为“新市民”在城市安居乐业,创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比如,让积分入户人员,与城市居民在上学、就业、住房、养老、医保等方面,同享市民待遇。事实上,户籍改革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公民拥有理想化的迁徙自由,走到哪里,就能在哪儿自由定居,享受当地的公共福利,从制度上给他们以心理认同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