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落户 > 户籍制度勇于改革:到2022年逐步取消城市落户限制

户籍制度勇于改革:到2022年逐步取消城市落户限制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8-30

2494 浏览

十一月初,广西出台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规定,建议全面开放城镇落户条件,取消落户的限制,如参保年限、居住年限和就业年限等。目前,我国已有31个省份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意见。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到2022年,逐步取消城市对落户的限制,到2035年,基本建立城乡有序流动的移民体系。此后,户籍制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关键时期。
 
实际上,落户的开放作为一项程序性工作,只是户籍制度改革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加快实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让市民切实享受到平等和城市化带来的实惠,与城市共建命运共同体,全心全意为城市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城市管理者与普通市民的双赢,形成激励相容机制。一方面使城市不断推进体制改革,另一方面使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城市化率真正上升。
 
长期以来,户籍改革之所以举步维艰,一个重要原因是户籍改革不仅是一个“落户”问题,而且是与户籍相关的权利和福利不平等程度加深,不仅造成了差距和人们的不公平感,而且损害了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经济的发展效率。只有不断缩小地区差距,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协调发展,实现就业、住房、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的平等待遇,缩小不同城市户籍“含金量”的差异,能否意味着户籍制度改革的彻底和成功,使户籍制度回归到户籍人口的生活状况和流动信息的本义,实现人口有序流动的目标。
 
当然,也要看到现实中户籍制度改革实施的困难。比如,要考虑不同城市的承载能力,以及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雾霾、拥堵等“城市病”。我们不应该急于取得成功,也不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而是要尊重实际和发展规律,与行政体制改革、财税改革等相联系,协调推进。特大城市面临的人口压力和资源挑战亟待解决,改革要量力而行;而中小城市有能力吸引和竞争优秀的人力资源,应享有更大的改革空间,给予更多的自主权。户籍制度改革应遵循原则性和灵活性两条道路,使地方政府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做自己的地方性规划,中央政府应普遍把握方向,引导其定位。
 
虽然户籍改革是全民性质的改革,但涉及的最大、最重要的群体是农民,他们的权力和话语权很弱,很可能被忽视。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庭在医疗、就业、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方面,并不能真正享受城镇户籍人口待遇。因此,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目前,我国数亿农业转移人口需要走这条道路,任务艰巨。为了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需要,还必须维护落户农民进城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入分配权等权益,支持和引导农民转移上述权益自愿并依法赔偿。为确保农业稳定发展,还应扩大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范围,进一步放宽农地市场准入限制,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实现农地规模经营,在推进户籍改革和城镇化的同时,保障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
 
户籍制度改革是百年大计。只有勇于改革,才能大幅度提高我国城镇化率,实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的目标。
 
 
您正在申请积分落户服务站的专业服务
您的称呼

联系电话

验证码

立即获取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

您的服务申请已提交,
服务站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你沟通服务细节。
一对一规划顾问
更多福利,等你解锁!
上海积分落户指南免费领
上海积分落户指南
免费领
最新最全内部资料免费领
最新最全内部资料
免费领
专业顾问一对一定制规划
专业顾问一对一
定制规划
最新资讯每天分享
最新资讯每天分享
进群不止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