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研究部总经理、中国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易毅毅12日在网上会议上表示,根据中金公司的研究,目前存在一个很大的“短板”,即户籍城镇化率远低于表面城镇化率。加快户籍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从五个方面促进高质量增长。
易纲指出,一是促进居民财富增长和生活质量全面提高。从农民工的统计数据分析,非户籍常住人口收入偏低,农村居民财富积累相对薄弱,但从总体生活质量来看,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平均水平还存在差距。
二是释放消费潜力。易纲认为,流动人口人均消费约占城镇户籍人口的四分之三,但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占全国总人口20%以上的流动人口消费能力的扩大,必将显著提高我国扩大内需政策的有效性,推动经济结构进一步向消费和服务业主导转变。
三是有利于提高城乡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易毅表示,加快落户,将有助于优化城镇资源规划,缓解生活成本高、教育、医疗等核心资源缺乏等“都市病”。
四是促进农民工持续就业和人力资本积累。易毅表示,户籍制度的障碍不利于流动人口通过继续就业、在职培训等渠道积累人力资本,提高生产效率。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制造业升级、扩大内需的政策目标下,农民工人力资本有限提升的“短板”无疑成为重要制约因素。
第五,落户有助于延长农民工有效退休年龄,增加我国有效人力资本存量。易纲表示,2012年以来,中国15-59岁的劳动人口连续8年减少。如果占中国总人口20%以上、劳动力37.5%的农民工能够在城镇建立落户,延长有效工作年限,通过持续就业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将对中国整体人力资本改善做出重大贡献。(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