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一位从北京返回西安的陕西研究生发表了自己的文章。在过去的两年里,她经历了20多次的麻烦,“落户难”。
一年后,西安市五次放宽大中专毕业生、在校学生和高学历人员的户籍政策。据统计,3月22日至24日的三天时间里,西安市落户的人数达到15552人。
4月1日,西安市发布新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西安落户的从业人员达到24万多人,接近去年全年25.7人的落户数据。
户籍政策的放宽,使西安向2020年主城区人口达到1000万的目标迈进。西安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处户籍管理科副科长郑瑞涛告诉上海户口网。截至2017年底,西安主城区人口超过700万。随着新的户籍政策的实施,“今年有可能达到100万人(落户)。越多越好。没有目标任务。“
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王新海认为,“人口是资源,不是负担”。人口多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创新创业。目前,各地不仅要向高等教育人才开放户籍政策,还要放宽对普通劳动者的落户政策。
4月2日,人口学家黄文正在接受上海户口网采访时介绍说,中国年轻人口正面临急剧下降。从城市长远发展来看,“抢人”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有利于刺激内需,增强城市活力、建设能力和经济实力。
但黄文正认为,目前只有落户人才条件放宽,而人口流动仍然受到限制,这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选择和幸福,而且增加了人才的生活成本,降低了人才的发挥效率。进一步放宽甚至完全取消落户条件,促进人口自由流动可能成为一些城市的未来选择。
从“落户难”到7天内完成落户
在西安落户,对于大学毕业生甚至大学生来说已经不难了。
32岁的王先生还记得三年前去西安办理落户时的经历。2014年,只有学士学位的王先生因工作变动从外地回到西安工作。考虑到未来孩子的教育,他想把户口从家乡陕西省汉中搬到西安。
“2015年8月,我到当地派出所咨询,不符合搬迁条件”,王先生回忆说,落户必须有研究生以上学历,落户必须继续缴纳社保5年以上,不符合条件。
当时,西安市出台了新的户籍政策。2015年7月1日以后,西安市购房网签时间可以是落户,但让王先生失望的是,他的房子是在政策出台前买的,而且条件不一致。
此外,公司还需要在西安工作并与西安相应的劳动关系。需提供本人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公司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十多份书面材料。
不过,王先生只能先申请全家人的居住证,暂时搁置落户的想法。
这项所谓的“史上最宽松的户籍政策”为许多受过大中专教育的劳动者打开了落户的大门。
2017年6月,王先生持毕业证、户口复印件、身份证和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迁出证明,在派出所成功办理了落户。”第五天,警察局通知说,警察局允许它搬进来,花了七天时间才完成这项工作。
4月1日,西安市发布新的统计数据。今年一季度,西安落户的从业人员达到24万多人,去年全年接近25.7万人。其中博士及以上学历392人,硕士6689人,本科生74960人,大专50233人,中专17796人,引进人才9851人。
西安松绑落户政策一年5次
大城市以更加宽松的户籍政策吸引人才的“战役”仍在继续。
在过去的一年中,武汉、成都、长沙、郑州、杭州、福州更多的城市都在向大中专毕业生和高学历人群开放户籍政策,以吸引落户。
西安拒绝入会后,也加入了人才竞争。一年多来,先后五次放松了落户政策。
3月29日,西安市公安局户籍管理处户籍管理科副科长郑瑞涛在接受上海户口网采访时表示,2017年3月1日,西安市推出新的户籍政策“三放四降”1.0版,这是西安市新户籍政策的开始。
在此之前,西安市一直在执行2006年西安市发改委制定的“五年社保”落户等户籍移民政策郑瑞涛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前的政策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
同年6月,落户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延长至45岁(原35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不限年龄。
今年2月1日,落户政策进一步放松。西安市推出新的户籍政策2.0版,将落户教育背景和落户人才的审批权、办证权放在第一线。所有个人落户申请均可在户籍窗口“一站式”办理,“一人落户及直系亲属”政策可随迁。
同时,西安市公安局还成立了“人才人口竞赛指挥部”,在全市开展为期3年的“人才人口”竞赛,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人口来西安就业创业定居。
郑瑞涛参与了新户籍政策的调研和制定。新的户籍政策实施后,他们通过调查实际办理过程,收集网民在网上的意见和建议,逐步调整了新户籍政策实施中的一些不便。”落户 2.0版在条件上更简单,加工更方便,加工时间更短,基本上可以现场打结。
为了让高学历人员在办理户籍时少跑,3月5日,西安市在“西安公安”微信公众号“掌上户籍室”开通了学术落户绿色通道。需要落户的高学历者只需上传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地图和身份证照片,就可以“零跑”运行落户。
3月22日,西安市第五次放宽户籍政策,仅凭学生证在全国范围内对大学生实行网上落户。
“政策不能只照顾大学生和研究生”
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城市加入到“人才竞争”中,但很多普通劳动者仍难以在大城市落户中立足。
上海户口网指出,除了高学历人才外,西安、成都等城市也对部分专业技术人才开放了户籍政策。在技能型人才引进方面,部分获得省、市、行业技能奖的专业技术人才,或获得专业资格证书、职称证书、技能证书的,可申请落户。
成都市实施了人才“十二项新政策”,放宽了电工、工程测量师等技能型人才的落户政策,只有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满两年以上的技能型人才,经用人单位推荐,经批准,方可办理落户手续部门。
长期关注户籍制度改革的公益性人士韩成翔指出,大多数城市在人才争夺中,普通农民工仍然受到户籍政策的限制,这对落户来说很困难,他们中的一些人已经在城市工作了10、20年。上夜总会,或者在一个城市租房工作很长时间,但在这个城市很难有户口。
相比之下,郑州市对农民工实施了更加宽松的落户政策。
2017年7月,郑州市新的户籍政策可新增7类人员,包括在城市就业和居住5年以上的农村移民、从一个家庭迁移到另一个家庭的农业移民、1980年代以来在城市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愿意进城的农村户籍专业人员。
“目前中国对农民工的开放政策很少见,”韩成翔说,这项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值得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留守儿童的问题。
人口学家黄文正告诉上海户口网,2010年人口普查显示,“80后”、“90后”和“00后”的人口分别为2.19亿、1.88亿和1.47亿,30年来下降33%。也就是说,未来十年,中国的年轻人口将急剧减少。现在抢人是明智的。
黄文正说,人口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和最大的财富。从长远来看,“抢人”有利于刺激城市内需,提高城市活力、建设能力和经济实力。目前,大多数抢人的城市只关注人才。
“城市不仅需要受过高等教育或有特殊技能的人才,更需要普通的劳动者和消费者。”黄文正认为,只有落户人才条件放宽,而人口流动仍然受到限制,这不仅影响人们的选择和福祉,但同时也增加了人才的生活成本,降低了人才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放宽甚至完全取消落户条件,促进人口自由流动可能成为未来一些城市的选择。
北京大学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王新海也认为,当前的人才争夺城市忽视了对普通劳动者开放户籍的政策,“普通劳动者就是人才,而政策不能只照顾大学生和研究生,合理的做法应该是“用工作和社会保障,你可以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