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混乱,为何教育领域能做到人才辈出?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7-14
303 浏览
战国时期混乱,为何教育领域能做到人才辈出?
中国虽然在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战争,内战外战导致整个社会混乱不堪,尤其是战国时期,七雄争霸。而能和战国时期相比拟的时期当属民国了,这是中国步入近代最混乱的时期,中原王朝的没落,导致西方列强不断的涌入中国境内,封建时期的旧文化和涌入的先进思想发生激烈的碰撞。列强虎视眈眈的盯着中原地区,企图进行进一步的侵略,而内部军阀涌现,为了争夺大权,混乱不断,整个时期不管是社会管理还是政治都非常的混乱,就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我国在教育领域却能做到人才辈出,这到底是什么导致的?
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因为国家的实力衰弱,势必导致社会力量的爆发,政府对教育这一领域无法进行控制。文人相比那些武将更加的有骨气,他们对文化的追求不会因为一场战争,一点威胁就罢休,在抗战爆发的时候,那些上街游行的学生就足以证明这些文人的骨气,面临着被击毙的风险,也要保护本国的文化命脉,在艰苦也要保持自由,实现自我的价值。
几个人几件事就足以反映出当时的教育多么令人敬佩,在当时因为社会的动乱,国家的经济水平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当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只增不减,在1912你拿,蔡元培先生被任命为当时的教育总长,他提出要想发展教育,就得从基础抓起,小学办不好足以影响到初高中的教育,而没有好的大学就没有办法保证初高中的师资力量,所以大学必须教育必须抓紧。从这么看来整条教育线路都不能中断,都是重要的,他结合几位文学作者编纂了国文教科书,内容都是大家全心创作的。
小小的课本看似简单都融入了大家的心血,保证了课本的质量,当时选拔人才的时候并没有严格的考试制度,即便是清华北大,学生的才学才是选拔的主要考量,不会去严格要求规范制度。后来因为战争,导致很多学校无法办下去,这就结束了吗?教育是不能被任何外界因素影响中断的,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北大、清华、南开纷纷南迁,在长沙筹建了临时的大学,并且在1939年就恢复招生。
在教育的旅途中,我们从未停歇,因为当时的我们知道,人才是保证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这些学子是中国的未来,因为他们是中国人,他们必须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