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忧虑错过上一轮抢人大战,这回急眼了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6-22
413 浏览
南京忧虑错过上一轮抢人大战,这回急眼了
01
南京急了,放宽落户年龄了。
昨天,南京市公安局发布了《南京市人才落户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通知将落户门槛放宽了不少:
第一,将落户政策的有效期由此前的一年,延长至三年。
第二,本科学历人才从40周岁放宽到45周岁(含同等学历的留学归国人员、非全日制研究生)。
第三,40周岁以下大专学历人员,在宁就业参保半年就可以落户。此前南京落户主要针对本科以上学历。现在40岁以下的大专学历,交满半年社保,也可以落户了。
第四,配偶、子女可随迁。
可以看到,南京这一次落户相比之前放宽了不少。将直接落户的门槛已经从此前的本科,降到了大专。
而巧的是,就在几天前,深圳反向操作,收紧了落户政策,明确规定,以后大专以下都不是人才,只有本科以上学历才是人才,才能落户,且本科年龄不超过35岁,硕士年龄不超过40岁,博士不超过45岁。
南京与深圳为何逆行?深圳是担心人太多,南京则是忧虑错过了上一轮抢人大战。
最新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过去十年人口增加了713.6万人,增量位居全国第一。十年之间增加了一个大城市的人口,这样的增速非常惊人。
相当于过去十年,平均每年深圳人口增加70多万。最关键的是,仅去年一年,深圳的户籍人口就增加了92.62万人。
在此之前,深圳的落户门槛是一线城市中最低的,甚至比很多二线城市都要低。如果深圳继续维持低门槛落户,未来五年深圳的人口就将奔着2000万而去,这对于供需本就尖锐的深圳楼市,以及仅1997平方公里的局促空间,都是严峻挑战。
02
南京也比较严峻,但南京的严峻和深圳不同,南京是因为人口增长太慢了。
最新公布的七普数据显示,南京过去十年人口增长131万,增量没有跑赢苏州。人口规模距离苏州更远了。
将南京放在整个长三角比较南京的增速更是尴尬,增量排名仅位居长三角第7位,跑输了杭州、苏州、合肥、上海、宁波,甚至跑输了金华。
如果再放到全国中心城市中相比,南京的增量就更排不上名号了。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南京过去十年131万的增量人口只能排到第22位,不仅远远跑输了同等级的成都、西安、郑州、杭州、武汉、长沙,甚至连南宁、昆明、贵阳这些弱省会和首府都没能跑赢。
注明:青海省还没有公布七普数据,所以西宁没有录入
最终,南京的人口规模,被长沙、合肥超越。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在过去十年的人口争夺赛中,南京彻底跑输了。这让作为强省会、作为中国经济第二大省会的它,甚是尴尬,也甚是着急。
人口一旦抢不过人家,不仅仅只是常住人口排名会被人家超越,最关键的还是经济。因为人口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要素。
昨天南京发布的新的落户政策,放宽落户,算是对本次人口普查的一个回应,南京告诉所有人,它也要发力抢人了。
南京之所以在上一轮人口争夺中败阵,主要是因为南京的落户门槛太高了,比广州、深圳的落户门槛都高。
而众所周知,在2017年由武汉牵头发起人口争夺战以来,大多数省会城市都降低了落户门槛,西安、石家庄、南昌、重庆、福州等城市,基本上已经来者不拒,来了就可以落户,而且还可以拖家带口。
在这种背景下,南京居然还设置了这么高的落户门槛,怎么可能抢得过人家。
当你来到南京,发现自己落不了户,在限购的时代,落不了户就很难买房,买不了房就没有家,怎能留住人。
南京高门槛落户的唯一好处就是,南京的人口学历素质非常高,在全国主要城市排名中,仅次于北京,高于上海,碾压广深。
03
但人口是城市的未来,人口争夺战,实际上就是对未来经济的卡位战,谁能打赢,谁就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南京此次放宽落户,一定会改变此前比较弱的人口竞争力。事实上,作为强省会的南京,人口竞争力一点也不比成都、杭州、长沙、武汉、西安差,只是南京设置了很多条条框框,限制了它的人口增量。
如今南京逐渐撤去藩篱,凭借着它的高等教育优势,作为六大高教中心的南京,想要快速增加人口,并不是什么难事。
当然,随着落户门槛放宽,楼市肯定会遭遇刺激。尤其是此次放宽的力度还不小。但很难再重演以前大起大落的局面。
因为:
第一,在放松落户之前,南京在上周已经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无房家庭购房工作的通知》,提出无房家庭须在原有本市户籍、家庭名下无自有住房的条件下,增加如下两条认定标准:
1、购房证明开具之日前2年内无自有住房登记信息和交易记录,包括房屋赠予、房产交易转让(含份额交易)、通过司法途径转移的房产均纳入交易记录或登记信息。
2、购房证明开具之日前1年内在我市连续缴纳12个月城镇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对于无法提供城镇社会保险或个人所得税证明的,须南京户籍满5年。
这应该算是一种未雨绸缪。
第二,如果后续南京楼市因为放宽落户过热,肯定还会有打补丁政策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