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需求“冰火两重天”,定制已成一种趋势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6-08
565 浏览
人才需求“冰火两重天”,定制已成一种趋势
受此事件影响,民营企业不易生存。
人员和组织问题尤为突出。我们看到很多企业为了维持经营,都改为裁员减薪。工资是否应该削减?如何创业?如何在困难面前激发员工的士气?
01。人才需求“冰火两重天”
受今年事件的影响,人才需求并不十分乐观。
比如,恒大虽然又招了3万人,但我们和恒大的朋友聊了聊,发现是在裁员的同时招人。例如,360需要优化15%-20%。在公开场合,这不是裁员,而是“正常的绩效考核淘汰”。我们是来自绩效考核背景,正常淘汰率在5%左右,不可能是15%-20%。
在这样一个周期性的背景下,传统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正在逐渐萎缩。这一紧急情况只会加速传统产业的衰落,而传统产业已经在衰落。这些企业可以不招人就招人。
四川长虹已经进行了一轮优化,甚至开始考虑二线人员(职能管理部门)。一位人力资源部的朋友告诉我,老板问团队“最终应该创造什么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它们也可能是“优化”的对象,这并不十分乐观。
总体就业数据在萎缩,失业率在上升,但结构上一定有亮点。
新经济、新产业不断储备人才,这是好企业吸引优秀人才的好时机。
我们调查了一家非传统行业、半信息半软件公司。原来的规模是每年收入2.3亿左右,员工300多人。今年,我们在扩招,已经陆续进了二三十个人。最初的目标达到4.5亿。今年,在事件的影响下,我估计我们可以达到3.5亿。与去年相比,仍在增长。
在与企业和培训团队合作这么多年后,我发现了一条规则,在任何行业,你都不必担心成为一个更好的群体。正如今年的市场已经不景气一样,仍有企业逆势增长,人也是如此。企业的首要任务是解雇所有生活在困境中的人。
02。”人才定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现在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和方向-人才定制。这种趋势不仅是人才自己提出的,也是企业家和管理者提出的。
在这个时代,知识、经验和技能是创造价值的基本手段,知识工作者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过去,在资源、投资、工厂设备和机器的驱动下,你当然不在乎人们的价值。你认为人无所谓吗?如果你去了,就不能再招人了?只是工资问题。
但今天的业务性质已经改变。一个人是否有生命力,其产生的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在一些创新型企业中,一个优秀的人才价值100个甚至1000个二等人才。
任正非将华为带到了这个高度,这与他一开始强调人的价值是分不开的。在刘平(华为前副总裁)加入华为之前,他的月薪是500元,第一个月是1500元,第二个月是2500元,一年后是5000元。从这个角度看,任总非常重视人才
通过一套人才和知识管理系统,挖掘出这些人心中的智慧,把人才的运营和客户的运营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这让华为成为今天的华为。
你会发现,在这个时代,人是最稀缺的,优秀的人比过去创造更多的价值。在工业时代,即使一个人是优秀的,他仍然会受到机器和设备的限制;但现在你是多么优秀,金钱、技术、客户、品牌一切都会跟着你。
03。90%的中国人缺乏专业素质
我们调查了1000多家企业,每个客户都有一个类似的口号“人才定制”。一些企业还没有实施。不是老板不注意人才,而是两个最大的问题:
首先,老板非常重视人才,但是没有办法,而是把人才推到了另一边。我们调查了一家企业。老板为下面的员工伤心。他担心雇员的能力跟不上他们。他强迫员工在压力下成长。无论年轻人有没有动机,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他们都有一种叛逆的心态。
第二,员工对自己的评价很高。他认为他不理解你。我比老板强。这是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他们吃肉,放下筷子诅咒母亲。我接触过很多企业,经常和高管进行面谈和交流。每个人的屁股决定他们的头。他们都认为老板在这里不好,在那里也不好。慢慢地,出现了一种现象——老板污名化。老板抱怨政治。
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才定制不仅仅是让老板改进自己的想法,作为员工,我们还需要思考我们的责任感是怎样的,我们的价值观是否得到体现。
我经常去日本,非常尊重日本的专业精神。事实上,一开始我不太喜欢日语。结果,我去那里工作,给这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这些人非常认真,脚踏实地,追求完美。与国内员工相比,他们太不一样了。
与常理相反,90%的中国人没有职业素养。这时,不断强调人才定制会导致矛盾:老板认为你不符合标准,员工说我的标准在这里,中间有真空区,会有反对意见。
因此,对于人才的定制,老板、经理和员工也应该考虑你是否是人才,你是否展示了你应该具备的价值观、行为和绩效标准。如果你朝着一个目标努力,企业会越来越好。
04。最好的防御是进攻
活动期间,不少企业裁员降薪。有的员工觉得企业不容易,愿意一起减薪,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有些员工觉得他们在找我和企业做生意。他们赚钱的时候不给我更多的钱。
这两种不同的声音有各自的原因。以下是需要注意的几点:
首先,在设计薪酬体系时,是否有科学的激励机制?你来上班的时候给你,还是表现好的时候给你?这是最明显的想法。
再往前走。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老板和员工都不容易。你降低了雇员的工资。他们的生命如何得到保障?如果现金流不紧,为什么要减少人们的钱?如果现金流紧张,我们需要反思一下,为什么没有做好应急储备?
如果现金流真的很紧张,你可以采取一些方式来生存,不管是裁员,减薪,还是把一些钱变成股票,或是商业伙伴关系。
最好的防御是进攻。最近我看到很多企业积极走出去。今年2月,事情最严重的时候,我对西北和老乡集的情况并不乐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云海美食,一家由人大校友创办的餐饮公司。
云海菜系悄然转型,推出社区团购服务。一个社区大概有100-200个团,单价150-250元,收入3-5万元,一周一次团购,一个月收入20万元,再加上减租,基本上一个店都能生存。
另外,品牌叫出后,当线下食品可以供应时,大家都会为你买单。
在这个时候哭是没有价值的。最重要的是提高盈利能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是主营业务要精细化、专业化
现在客户需求刚刚被抑制,行业环境已经不好了,需求还在。也许是100家公司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需求减少了。至少有20家公司有食品。对你来说,做好你的主业,专攻和加强比考虑是否裁员更重要。
第二,主动出去,不要等死人
活动结束后,步步高开设了步步高专卖店,开始做社区团购。收入很快就超过了去年同期的收入水平。他的老板说他一直想转型,但他没有这样的机会。现在他只是利用这个机会直接转型。改造后,他发现效果很好。比如,直播和网上投递都在积极思考转型。
三是继续向客户拓展业务
现金流出的问题是因为你的钱已经没有了。你的钱来自你的顾客。你应该想方设法让他的钱回到你的顾客身边。
第四,把最好的团队放在最有可能创造价值的地方
让他们为更多的食物而奋斗,为更多的东西而计划,不断创新。
第五,执行力与获胜信念
这样做之后,我们不会伤到肌肉和骨骼。我个人的理解是,与其考虑如何解雇员工,不如找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做事情。
05。首先,移情
管理学中有一个经典的双因素理论:医疗因素(工资、奖金、福利等)消除员工的不满,激励因素可以使员工满意。
比如,工作是否有成就感、兴趣和工作氛围,领导是否赏识你,这些精神上的东西对整个人都有很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你没有这么高的奖金,你也可以激励员工。
例如:我有一个做人力资源开发的朋友。她的家庭还有一些钱和至少2000万的净资产。她说,工作的最大动力不是从拿工资的时候开始,而是从老板表扬她的时候开始。她认出了老板,老板表扬了她。她感到很有动力。
这是同一个人。活动期间,她换了一个老板。年终调整工资时,她发现自己做的工作最多,却成了职能部门的最低工资。她和我谈了好几次要不要和老板争利益。她觉得自己受到轻视。
后来她找到了老板,他说我不知道你是最低的。你做得很好。每个人都看到你比别人更有能力和主动性。老板确认这是最低的,所以她决定在规定的范围内加薪。结果,我的朋友告诉老板,这轮加薪已经结束了。这次结束了,我下次再补。
非物质激励有几种方式:
第一,目标激励。许多企业正面临危机。老板没有给员工一个合理可行的目标。员工们有点冷淡,觉得我可以减薪。关键是减薪不值得。你不能总是责怪员工缺乏士气。这取决于你是否激励他们。
第二,爱和鼓励。比如,小小的惊喜和心理上的问候会让每个人感到温暖。
第三,文化激励。有时候员工不是为了奖金,而是为了他们的责任感。
四是表彰激励。当他表现好时,他应该大声表扬他。如果他不在原地,他可以轻轻地举起鞭子放下。它会过去的。当员工感受到管理者的善意时,他们也会感同身受,合情合理。
第五,游戏动机。游戏是人的本性。在某些类似游戏的方式下,员工可以有一个轻松和娱乐的状态。比如,在里面建立一些PK机制,激发内在活力,就像玩一样。
第六,荣誉激励。在一个非常时期,一批内在的榜样和英雄将会出现。需要关注他们,让他们得到鲜花和掌声,让他们的行为激发员工的“真善美”。
七是发展激励。在危机中,要找出企业中适合技术的“骨干成员”,然后让他们成为适合管理的专家,然后让他们进入后备干部通道。
第八,信任激励。真诚地告诉员工,由于公司经营不善,我会先给你一张白条,然后明年再把钱寄回去,或者给你一个股票折扣。即使你这么说,员工也不会感到不满。
我做了很多年的激励项目,我发现虽然员工的意识没有老板高,但他们愚蠢可爱。一个好的管理方法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同情和认同。你不能说员工的问题,关键是你是否考虑真正激励员工。
06。危机是人心的试金石
危机时期也是考验人心的试金石。员工们和你有同样的想法吗?你愿意和公司一起走吗?基本上,符合企业的人愿意和你站在一起。当他与企业不一致时,他一定是逃跑了。
今年,我答应球队不减薪,但有人马上就走了。因为他发现奖金不确定,只付固定工资是不减薪的,所以他立即换了公司。
如果你是一个整体,你不必担心它。别挡道。在这个时候,不同心意的人肯定会影响到很多心心相印的人,把他赶走。
华为在2019年被美国压制,业绩没有下降。其总收入和利润增长了约20%。我们发现,去年华为收到了各种各样的邀请函,就连华为的家属也主动要求打仗,说你在前线打得好,我们在后方也会给你很好的支持。
面对美国如此强烈的打击,华为一直立场坚定。在这背后,一定是因为里面的人都是一颗心和一根绳子拧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