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落户 > 户籍制度的沿革与现实发展状况:取消弊大于利

户籍制度的沿革与现实发展状况:取消弊大于利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5-23

651 浏览

户籍制度的沿革与现实发展状况:取消弊大于利 本文从户籍制度的沿革,以及取消户籍制度的利弊两个方面回答题主的提问。   一,我国户籍制度的历史沿革。   户籍制度最早起源于商朝,商代时已经出现专门登记人口的官职,称之为"登人"。主要用于征兵。到了西周时期,户籍与土地结合,起到征税,劳役,兵丁,以及防止人口流动。便于国家统治。到了秦朝实行郡县制,将天下划为三十六郡。郡以下是县、乡、里等,分别设置相应长官管理人口,并对其登记造册。其后,历朝历代都承袭秦制。不仅没有取消而且日益完善。特别是明朝开创性地发明了"黄册"与"鱼鳞册"制度。其中"黄册"是为登记人口,而"鱼鳞册"是为登记土地。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末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册制度历时260多年,基本上与明王朝相始相终。   黄册库在明朝,可谓“大数据中心”。每一人的生老病死,每一项赋税情况、每一间房产变动、每一块土地买卖,甚至每一头耕牛的交易变动都记录在册。今天到南京的玄武湖就可以看到黄册库的遗址。   清朝采用户口牌甲令,州县城乡十户立一牌长,十牌立一甲长,十甲立一保长。户给印牌,书其姓名、丁口,出门要注明目的地,牌长、甲长三年一换。甲内有不法之事或出现可疑之人,必须第一时间上报。富人与齐民一体编列,不许逃避登记。   民国时期1931年,民国政府就已颁布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户籍法》,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开展了居民户口总清查,并于1946年1月修正颁布了《户籍法》,民国户籍卡统一格式为14×8厘米,填报内容十分细致,除了常规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籍贯、教育程度、职业、与户主关系、身份证等常规内容外,还包括外貌特征、宣誓时期与宣誓地点、兵役、义务劳动、保甲番号、左右手指纹等。   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居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奠定了我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基本格局。   二,放开甚至取消户籍制度的利弊。   由户籍制度的沿革可以看出,户籍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制度。她与农耕文化,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她可以防止居民的迁徙,流动。保证国家的税收,劳役,兵丁,以及对人口的控制管理。户籍也可以划分成不同的阶层,士农工商等,便于统治。   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元户籍制度,将农民与城市人口区分开。直至现在,近70年来,也没有彻底取消。这其中根本的原因是,我国仍然是农业大国,有近8亿农民;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农民没有退休养老。这一切都限制了彻底取消二元的户籍制度。   二元的户籍制度,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农业发展为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在1951年,政协开会讨论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梁漱溟说:农民太苦了,共产党应该对农民施仁政。主席说:仁政有大仁政与小仁政之分,我们施的是大仁政!当时,为了建设新中国的工业,国防等,不得不实行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不得不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正是农民的几代人的付出,为我国工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原料。   现在,我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逐步富了起来,因此,户籍政策也开始逐步放开。许多城市实行:学历,购房,积分,随迁等落户政策。二三线城市,城镇户口多数都已经放开。那么,为何不干脆取消户籍?这是因为,许多农民尽管进城务工,或已经在城市购房生活,但仍然不愿放弃农村的宅基地,和承包的土地。有的没有能力的农村人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因此,取消这些农民的户籍是不现实的。   其次,对于进城务工人员如果成为所在城市户籍,就必然带来所在城市的社会福利压力。如,升学,医疗,养老,人口密度等等的压力。所以,许多城市都会根据自身承受力,制定相应的落户政策,而不会一刀切:取消户籍。   第三,作为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取消户籍,人口自由迁徙,这对于社会管理,有序控制,打击犯罪,应对突发事件:如新冠疫情等等,都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这些都必须考虑。   综上所述,户籍制度的历史沿革以及目前我国户籍制度的现实发展状况看,户籍制度取消弊大于利,只能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稳步推进,逐步解决。
您正在申请积分落户服务站的专业服务
您的称呼

联系电话

验证码

立即获取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

您的服务申请已提交,
服务站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你沟通服务细节。
一对一规划顾问
更多福利,等你解锁!
上海积分落户指南免费领
上海积分落户指南
免费领
最新最全内部资料免费领
最新最全内部资料
免费领
专业顾问一对一定制规划
专业顾问一对一
定制规划
最新资讯每天分享
最新资讯每天分享
进群不止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