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海河英才”行动计划8条政策关键词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5-16
527 浏览
解读“海河英才”行动计划8条政策关键词
今天上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八项人才新政新闻发布会,重点解读《海河人才行动计划》和十条实施细则。
昨天,市虹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教育三部门联合在行政许可中心设立“人才引进”一站式服务窗口。三方共同努力,让符合落户条件的人才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落户的审批。
八大方针
“海河人才”行动计划共有8项政策,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主要支持引进拔尖、领军、高端、青年等高层次创新人才。其中,拔尖人才可获“一人一策”资助,科研经费最高可达1000万元,奖励资金最高可达200万元;拔尖人才可获200万元奖励资金;拔尖人才可获100万元财政资金;青年人才可获100万元奖励资金,根据不同群体,可连续三年给予15万元的年度资助,或一次性给予20万元的奖励和补贴等。
二是主要面向高层次产业人才,支持创业领军人才,支持高端创业人才,培养创新型创业人才。对创业型创业人才,最高1000万元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补助,最高奖励200万元;高端创业人才最多可提供500000元的创业资金支持;实施企业家队伍建设“111”工程,培养100名优秀企业家,每人100万元。
第3条。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应从引进、培养和激励三个方面入手。在引进方面,高技能人才,如世界技能大赛冠军或专家教练领袖、全国技能大赛一等奖、中国技能奖得主、国家技术专家等,最多可获赠500000元;在培训方面,将选择100名高级技术人员进行研究。国内外每年每人最多100000元;在奖励方面,每年都会评选出10名“海河工匠”,每人奖励200000元。
第4条。主要面向医药、高等教育、金融法律、宣传文化等领域,聚集急需的专业人才。对于医学人才,每人每年最多可提供120万元;对于高等教育人才,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专业的教授最多可获得100万元,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专业的教授将得到500000元;法律和其他合格的人才,最高奖励100000元;对于“51批”项目中的宣传和文化人才,每人每年将得到40000元的补贴。
第5条。主要是加强创新平台、孵化平台、技能培训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各种发展载体。对于从市一级升级到国家级的企业研发平台,最高可提供100万元作为财政援助;对于公认的市级创新园区,将一次性给予200万元的财政补助;对于新认识的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一次性500万元。财政补助;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财政补助500万元。
第7条。主要是对人才的落户系统进行改革,包括放宽人才的落户条件、独立选择落户定位、简化落户处理程序等。明确了落户的具体条件和管理流程。同时,我们还专门制定了《落户引进人才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了相关内容,便于人才管理。
第八条从改善生活条件、加强服务保障、鼓励推荐人才、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等五个方面,明确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的措施。在住房方面,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不限购第一套自住住房;在家庭保障方面,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保姆”服务,从医疗、就业、入园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行动计划还规定了各部门确保政策执行的责任。
5个关键词
关键词一:着力打造品牌。我市原有的人才政策大多分散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技、教育、卫生等职能部门。虽然政策含金量高,但聚集度不够,品牌效应不明显。
这一行动计划是对原有政策的综合创新,以“海河人才”命名,符合“引进百川,汇聚世界人才”的内涵,体现了“世界人才”的人才理念。有利于形成品牌优势,在更广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吸引海内外人才。
关键词二:大大放宽落户条件。为加快集聚更多优秀人才,“海河人才”行动计划降低了落户人才门槛:
对40岁以下本科生和45岁以下硕士生,医生可不受年龄限制直接申请落户;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急需的人才,只要企业家批准,政府将按规定招收全部人才,办理落户;对于合格人才、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落户的门槛将大大降低。
这种落户政策在全国主要城市具有竞争优势。
关键词三:突出市场导向。“海河人才”行动计划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第一”的原则。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赋予企业更多权力,让企业家带头,体现了鲜明的市场导向。在人才引进方面,战略新兴产业急需的人才是列有政府人员名单的企业家,政府接受全部名单。在人才识别方面,他们对什么是高层次人才有最终的决定权,并把他们交给市场和企业。在人才测评方面,技能过硬、业绩突出的技能型人才,可申报技师或高级技师资格。
关键词:服务导向。“海河人才”行动计划以人才需求多元化为目标,从完善人才服务入手,大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为人才提供多元化服务保障,营造以人为本的良好氛围。其中,有一个特别的亮点,就是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保姆式”服务。过去,服务对象仅限于人才自身,扩展到人才的父母、配偶和子女,涵盖了住房、医疗、教育、交通等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助于缓解人才的后顾之忧,增强归属感,提升政策温度,体现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的诚意。
特别注意
教育、资质、技能、创业人才可登录“天津市公安”民生服务平台在线申请落户。公安部门将在3个工作日内反馈审计结果,引进人才凭申请材料到拟设立的落户区行政许可中心联考窗口办理落户手续。
对急需人才,由企业人力资源部提出名单,董事长签发落户推荐信。经区人力资源办公室批准后,企业人力资源部或人才持确认函到拟设立的落户区行政许可中心联考窗口办理落户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