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落户 > 青年学者关注现代化进展《探索与争鸣》培养人才

青年学者关注现代化进展《探索与争鸣》培养人才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5-03

720 浏览

青年学者关注现代化进展《探索与争鸣》培养人才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到城市问题、党建廉政、三农鱼乡村建设、科技与人工智能问题,都是中国当下青年学者关心的视野。29日,由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资助的《探索与争鸣》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颁奖大会暨“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与青年使命”青年论坛在上海社联举行,26位青年学人获奖。   一等奖获得者、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李旭东回顾了论文写作过程,身为“90后”,他从对研究对象的关怀出发,深入京郊代耕菜农这一群体的日常生活,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探讨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劳动者的过渡生活状态问题。二等奖获得者、同时也是上届一等奖获得者,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师冯庆回顾了自己两年来的学术成长和心路历程,指出当代青年学人需要具备坚忍不屈的品质和长期积淀的耐心,而非急于对现在的问题发表结论,才能在新思潮不断涌现的时代实现长远而平稳的发展。         近年来,《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一直致力于实现学术期刊与青年学者的共同成长,通过青年理论创新征文、青年学人支持计划、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等一揽子举措,发现和培养优秀青年学人。   《探索与争鸣》编辑部主编叶祝弟从组织情况、来稿情况、获奖情况、社会支持、征文总结五个方面汇报了本次征文活动的基本情况。   据介绍,本次征文以“从新时期到新时代:中国改革再出发”为主题,面向全国青年学人,历时一年,一共收到了900多篇来稿。这些征文密切关注中国现代化的进展,尝试运用不同研究视角和学术范式来解答新时代的新问题,具有关注社会现实、积极思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重视农村问题、聚焦文化研究、在新时代的语境下积极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问题等特征,分布在法学、管理学、文学、社会学、哲学、教育学、政治学、历史学、新闻传播学等十多个领域。    记者发现,此番获奖论文中,不少青年学者关注社会现实,紧跟社会热点。如三等奖获得者、华东师范大学的罗峰以文化消费视野下的“网络神曲”研究,阐述了其关于网络时代社会变迁的分析。   学者代表李友梅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在青年知识分子推进理论创新的过程中,要把握好知识自觉与文化自觉、学术话语与实践认知、敬惜字纸与学术自觉这三对关系,用学术话语讲好中国故事,才能更好地建设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   期刊主编代表汪涌豪教授从分业与综合、问道与问学、知道和知识三对关系出发,鼓励青年学人突破学术藩篱、拓宽问题视野,在精研学术的同时用所学到的知识回馈社会、服务大众。   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鼓励上海市社联与《探索与争鸣》多发现和培养青年理论人才。他说,要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和理论创新,把握群众思想脉搏,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   徐炯还回顾了上海在20世纪初的文化繁荣地位,指出要吸引文化人才,除了要打造配套的硬件设施,更要激发出版社、期刊社、报纸等文化机构的活力,并勉励上海的社科期刊以及广大文化媒体要不断增强辐射全国、服务全国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能力。   颁奖大会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瞿骏教授、外交学院施展教授、复旦大学薛小荣副教授三位入选《探索与争鸣》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的代表,分别就“北京-上海‘双塔’与五四时期中国知识体系的构建”“时代变迁与知识体系的演化”“超大规模国家的变革与治理: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思考”,聚焦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为与会者做了内容丰富、严谨生动的主旨演讲。   在同日举行的青年论坛上,获奖代表围绕“中国知识体系构建与青年使命”这一论坛主题,结合自己的求学历程、治学困惑、学术展望等,分别就“学科自主性与跨学科发展”“量化方法与质性研究”“中西学术话语体系对话”“学术研究与现实关怀”等话题交流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您正在申请积分落户服务站的专业服务
您的称呼

联系电话

验证码

立即获取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

您的服务申请已提交,
服务站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你沟通服务细节。
一对一规划顾问
更多福利,等你解锁!
上海积分落户指南免费领
上海积分落户指南
免费领
最新最全内部资料免费领
最新最全内部资料
免费领
专业顾问一对一定制规划
专业顾问一对一
定制规划
最新资讯每天分享
最新资讯每天分享
进群不止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