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才引进侧重战略需要,居转户侧重供需情况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3-31
305 浏览
上海人才引进侧重战略需要,居转户侧重供需情况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接触很多想落户的朋友,发现很多人对落户有许多误解,容易听信一些谣传。任何一件事儿想要有正确的判断,都必须先对其建立清晰完整的认知,要了解其核心逻辑和原理。
上海落户的核心逻辑是什么?根据上海的战略需要及供需对比来灵活调整落户“录取标准”,从而进行总量调控。说白了就是根据需要和看情况决定放多少人落户以及怎么放。
有人问这里面跟战略有什么关系?当然有!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战略需要。比如,去年上海新增几所世界一流大学应届生落户的政策,就是应对上海老龄化问题,以及跟其他城市竞争最为优秀年轻的人才;比如五大新城建设也需要紧密配套激励型落户政策;还有,上海户口是目前几乎唯一还没上的购房资格,所以户口放量多少跟房市调控也紧密相关。
我们知道今年居转户和人才引进的公示人数都远超去年,所以今年都说上海落户放宽了。但落户放松还是收紧完全是根据需要调整的,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这里面人才引进通道和居转户通道又略微有差异:对人才引进通道的调控更侧重战略需要,而居转户更侧重供需情况。
人才引进因为属于直接落户,落户要求时间很短,重点是落户名额,名额多给点,审核就松一些,名额一收紧,审核跟着就会收紧,也就是查的更严,要求更高。所以人才引进通道属于“闸门控制型”,放松还是收紧,效果立竿见影,适合根据战略需要随时调控。比如,因为前几个月“防水”太多,接下来就会收紧一些。至于原因,可能是考虑借此收紧房市,毕竟户口现在是最大的房票。
而居转户则是面向在上海多年稳定工作和生活的人群,这些人基本都已经在这里买房买车,结婚生子,进入事实定居状态了。这里面符合落户要求的,于情于理都应该给人家一个“名分”,但这个户口给不给其实对上海的整体影响并不是非常大,至少比人才引进小很多。可以说,居转户属于“颁发奖状型”,就是根据满足居转户人数的多少,择优选取一定比例户口,这个户口可以看做是根据申请人七年以上在上海的实际工作表现换取的一种奖励。虽然居转户也可以控制名额闸门,但必须适当考虑供需对比,不能太失衡。不能一千个人申请,落十个,一万个人申请也是给落十个。所以,虽然今年居转户和人才引进都比去年公示的人多很多,但这里面的原因是不同的。人才引进确实是因为放松了闸门,而居转户更多是因为提交申请的人数增多了,因为2013年施行了现在的长期居住证,办理门槛大幅降低,到今年满足七年居转户的人数一下暴增,所以相应落户公示的人也就多了。
落户政策里的条件只是一个基本门槛,一个大体要求。你不会真以为居住证和社保满七年就能落户吧?怎么可能!最终决定能否落户的是实际审核过程中的审核标准,这个是灵活可控,经常变化的,细微的变化甚至每个区每个月都是不同的。而这些变化和隐性要求是一辈子只办一次落户的人很难洞悉的,遇到问题还是要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