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种在村里有房子,也有房产证,但是户口已经不在村子里的情况还是挺多的,有的是通过考学、工作将户口迁走了,有的是家里条件好了,在城里买了楼房想去城市生活,不管是什么情况,都是户口已经迁出了村子,但是村里还有老房子。如果遇到拆迁、合村并镇,会如何安置呢?
可以肯定的说,不管户口在哪,只要在村子里边有房子,而且有房产证,那完全不用担心,安置的时候跟其他村民的标准都是一样的。不会出现户口在村的农民们拆迁标准高,而户口已经迁走的这些人,拆迁标准就低。
其实很多地方的农房都没有办下房产证来,即使这样都没有关系。过去农村宅基地管理没有这么严格的时候,有的外地人都可以到本村来买农房,但有可能办不下房产证,只是当初买卖的时候签了一个简单的合同或协议,如果遇到合并村镇、拆迁,这些合同和协议也同样好使,可以获得跟本村人一样的安置待遇。
虽然说农村的宅基地是集体所有,但是人家在宅基地上盖了农房,一旦拆迁征用土地,那些户口在外的人,也不影响享受拆迁补偿。还有一些人是继承了父母老人的农房,自己的户口不在村里,但是老人的户口是在农村,老人去世之后,子女自然而然就继承了父母的遗产,拆迁时,就不会考虑户口在不在村,谁继承了农房,谁就有享受安置的权利。
农村在遇到这种拆迁安置的时候,总会引发各种各样的矛盾,不仅仅是村集体和农户之间的矛盾,还有家庭之间的矛盾。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还依旧存在,父母的农村住房好像就是留给儿子的,尤其是女儿出嫁之后,户口迁去老婆家,感觉自己就没有获得农房安置的资格,其实都是一样的,如果父母把农村的平房留给了外嫁女儿,那她同样可以获得补偿,得到安置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