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及民生!深圳发放“大礼包”引进人才逾16.5万名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2-16
210 浏览
惠及民生!深圳发放“大礼包”引进人才逾16.5万名
深圳市民纷纷领取“礼品”:截至209年8月,深圳人才安居集团提供了14547套人才住房;毕业生“双选会”650家知名企业提供了2万多个工作岗位;今年,第一批稳定的岗位补贴11.5亿元已一次性支付给企业账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要求深圳“建立全面、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和“逐步实现居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如何才能将民生社会保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进一步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呢?9月17日召开的深圳市委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目标:努力创造民生基准,构建高质量、平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全市社会保障事业中实现“城市总办”
“预约一个号码,你就可以在窗口里做任何事情(社会保障)。”深圳美瑞生物医学电子有限公司社保总监张瑜说。8月以来,深圳市社会保障事业实现了“同一城市总办”,即社会保障业务打破了管辖制度,被保险人可以到任何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办理社会保障业务。
目前,深圳社保52家企业进驻27个政府服务厅,参保的社会保障服务机构除35个为社会保障业务服务外,还在27个区、街道政府服务厅办理部分社会保障业务。深圳市社会保障局将继续扩大社会保障业务办理点和事项,实现小区社会保障业务、街道政府服务大厅的同样方式。
使用手机时,根据提示摇头,眨眼,读取号码处理老年资格认证业务,不需要到办公场所办理。目前,深圳已推出养老金资格认证\\“面子认可”认证,使退休人员不受地点限制,轻松完成养老金资格认证。
深圳也全面实施了全民参保计划,全面推进了社会保险征缴业务的拓展。2019年6月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的总人数为345.712亿人。2018年,各类社会保障基金余额80.3299亿元,社会保障基金规模稳步扩大。
统计数据显示,本市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基本养老金为3818元/月,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5月1日起,失业养老金标准由最低工资标准的80%提高到90%;目前,深圳市的养老金、工伤、失业、医疗、生育保险最低缴费率为23.14%,低于同一城市的缴费水平。98家指定医院与国家平台相连,符合条件的其他地市级投保人在深圳这些医院住院,可通过信用卡实时付款,使被保险人的“差事”和“预付款”减少。
收费减免是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措施。2019年上半年,深圳市社会保障负担(不包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达到51.34亿元,4年来累计缴纳56.4亿元,使近2600万企业职工受益。
民生不是小事一桩,一系列的措施集中在每件事上的艰难险阻,用温度来提高群众的成就感。深圳将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推进社会保障包容性共享的示范。
重视人才促进人才管理全面改革
“我很高兴能在这次高质量的比赛中获奖,我希望志同道合的企业家合作伙伴也能有所收获。”首次参加竞赛的香港青年郭伟强说,2019年深圳“梦想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结束了。这也是香港、澳门青年企业家第一次被列入“梦杯梦”。
为鼓励更多港澳青年来深圳创业创新创业,深圳不仅建立了深圳、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前海深圳和香港青年梦想工作坊等平台,还推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港澳居民就业的措施,如取消港澳人员在内地的就业许可,促进港澳专业人士在大湾地区执业;将港澳人员纳入法定年龄组创业推广的就业支持范围。吸引国际人才参与大湾区建设,促进港澳居民公开招聘,创新港澳人员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实现网上首次参与登记的全过程,支持香港、澳门及外国人才的创新和创业。
“意见”提到,在深圳工作和居住的港澳居民在生活上享有“公共待遇”。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认为,港澳居民在生活上享有“公共待遇”。深圳实验将增强香港、澳门人在大湾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使人的融合真正带动该地区的融合和发展。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圳对国际人才的“磁场”也逐渐增强。“深圳的创新和发展有赖于人才的支持和推广。”深圳市副市长王立新在第18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说。到2018年年底,深圳人才的总数量已达到548万。
良好的政策为人才的集聚提供了支持。深圳加大了人才工业发展创新奖的奖励力度,进一步向实体经济和创新方向倾斜;连续5年以30%以上的速度在车站引进国际高端人才;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制定“世界技能竞赛工作激励基金管理办法”,最高奖励100万元;年度“人才Bole奖”,最高奖金200万元。深圳正在稳步建设人才高地。
“第二批”165000多个人才简介
“我已经是深圳的户口了!”从申请到成功的落户,从西安毕业的小刘,只跑了两次。谈到落户的过程,小刘的感觉是“体验很顺利”,预约中介中心核实证书,几分钟后处理成功,其余的都在网上完成,最后到派出所办理落户,顺利完成。
这是深圳在今年二月底实施的“第二批”政策所带来的便利体验。目前,深圳已全面覆盖了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岗学生、留学生、博士后家庭及其配偶和子女,引进了“第二批”业务。其中,自2018年深圳应届毕业生正式推出“第二批”系统以来,截至6月底,“第二批”引进了165000多个人才,其中包括120000多名应届毕业生在岗人才36500,超过8500名国际学生。
今年7月以来,深圳人才引进(应届毕业生接收)\\“第二批\\”服务也实现了手持处理,将人才(应届毕业生接收)\\“第二批”服务引入“我深圳”社区专区。到目前为止,深圳市社会保障已经实现了24项“不开会”审批服务,其中20项服务,如暂停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等,实现了“第二批”,不需要人工干预,在互联网上处理整个过程并自动审计,极大方便群众处理,大大缩短了处理时间。
“意见”指出,推进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率先登陆,形成了以社保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服务管理模式。
截至2018年年底,深圳居民发放的金融和社会保障卡累计约1700万张。该市有36家社会保险机构,其中1家在市一级,11家在地区一级。目前,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已覆盖10个地区(新区)和74条街道,约有1300个社会保障金融合作服务点。
截至2019年7月15日,深圳市新社会保障体系完成社会保障服务网页9451万页,个人社会保障服务网页102.7万个,社会保障微信官方账户388.1万个,自助终端1197.5万个。社会保障服务在线24小时\\“不关闭”,劳动者可以选择自己的业务处理时间和方式,企业管理更适合于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