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实现他们的梦想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1-05
296 浏览
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实现他们的梦想
“人是文明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最佳载体,深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是弥合隔阂和误解,促进居民相互理解和沟通的重要途径。”今年5月,亚洲文明对话开幕式上发表主旨讲话。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梦想和实现他们的梦想。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与中国居民分享开放带来的成就感。
美国男孩的中国人“生活方式”
上午8点刚过,四川成都。这位32岁的美国男子在家做了一件红色的大睡袍,坐在他的电脑前,调整相机,打开麦克风,用一口满口的普通话开始了一天,还有一个团队录制了视频课程来回答用户的问题。
据云说,他希望建立一个“中国王国”,并采用“立体成像”的方法,使外国人更容易、更快地学习汉语。他的学习网站“中国蓝图”制作了600多个教学视频,拥有6000多个用户和近700个付费用户。
八年前,云在美国的一家乐器商店卖鼓。“我喜欢那份工作,但我认为没有前途。”
在朋友们的建议下,我从云端来到北京,寻找发展的机会。当他跟随乐队在四川巡回演出时,他被成都乐观、包容、开放和友好的城市性格所吸引,决定留在成都。
2014年,他进入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从云云学习汉语。起初,他常常因为记不起汉字而感到不安。慢慢地,他摸索出门口:重新排列辅音、元音、声调和字形副词,以对应同音或意义相关的字符、场景和行为。这样,只要你记得一个场景或字符,你就可以记住汉字的发音、字体和意义,然后逐渐扩展到单词和句子。
这套自创的学习方法,使之从云端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通过了华语能力考试的六级考试。他和他的朋友们决定推广“秘密书”的学习,以帮助更多的外国人学习汉语。
过去,在成都,外国学生希望在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实习或创业,至少有两年的相关工作经验。2017年,成都发布了“新政50”。根据新政,外国人只有在中国大学文凭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毕业实习以及创新和创业活动,并申请有效期为2至5年的私人居留证。从云端成为第一个在四川获得“创业签证”的外国人,创业之路进入了快车道。
“在中国,我的梦想正在一步一步地实现。”据云说,在过去的两年里,他的创业项目在四川省创业竞赛中获得了奖项,创业团队从两人增加到十人以上。照顾好网站,优化课件,让朋友们在周末一起吃火锅,一起打鼓。这是美国男孩在成都的新生活。
“俄罗斯妻子”和“中国母亲”
12:00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周美宁一天从学校回家完成了一天的功课,等她的是一张丰盛的中餐桌。
周美玲2016年毕业于俄罗斯伊耶夫斯克国立工业大学,主修计算机,同时面临多种就业和进修机会。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在中国学习。
“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不仅可以学到新知识,而且还有很多就业机会。”周美宁成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生,主修管理工程。
“麻辣烫是火锅的迷你版,中国祖母跳舞广场就是把楼下的广场变成健身房。”周美宁爱上了中国。
2017年1月,在去北京度假期间,周密宁遇到了一个中国男孩周帆。精通俄语的周帆成了必修的导游。他们一见钟情,几个月后决定结婚。
“婚姻登记手续很简单,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给我签发了一张证书,我们到民政局登记。”周美玲说。
回想起与岳父岳母第一次见面的情景,周美玲还是有点激动。“他们问我的父母他们做了什么工作,并问我毕业后要做什么,我要生多少个孩子。我感到很紧张,就像面试一样。”后来,她意识到这是中国的习俗,对“建立家庭”的责任有了更多的了解。
去年五月,周美宁和他的妻子迎来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为了照顾他的小孙子和还在上学的儿媳,她的岳父和岳母从南京搬到了哈尔滨。
一直以来,周美宁都叫她“中国妈妈”给她的岳母。“中国妈妈”除了帮助照顾孩子,还能很好地清理家庭,炒一道好菜,还有红烧肉、炒饭面、狮子头。在俄罗斯,我甚至不敢想这件事。在岳母心中,儿媳就像个女儿。
周美玲说:“在中国,我感觉到家的温暖,太幸福了。”
印度“外国学校”的“不满”
11月23日晚,江苏大学第九届国际文化节闭幕,王江润结束了忙碌的一天。
王江润来自印度沿海城市Vishakapatnam。2006年,他来到江苏省镇江市学习,并在江苏大学获得临床医学学士和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15年,他被学校聘为外国专家,负责管理外国学生。每年在国际文化节闭幕式上举行的中外学生才艺表演比赛,都是他作品的“亮点”。
王江润说:“今年的选秀冠军是一个中外联合乐队,我们鼓励中外学生组队参加比赛,这样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带来不同的经验。”
早在2011年,王江润就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参加了首届国际文化交流。他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在艺术和设计方面的才能,并开始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海报和小册子的创意设计和活动策划。
随着留学生人数的逐年增加,校园内的国际文化交流也在蓬勃发展。江苏大学国际文化节每年5月开始,11月结束。它持续半年。活动的影响也从学校内部辐射到校外,吸引了许多公民参加节日。王江润说:“我们每年准备5000本‘文化护照’,并在今年半小时内拿到。”
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高静说:“我们在中国培养留学生的目标是‘了解中国,成就自己,为世界做出贡献’。在王江润,我们感受到他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他对中国的热爱。”
今天,王江润还负责管理13个国际学生协会。外国学生如果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和问题,可以寻求社团或学校的帮助。
据统计,2012年至2018年,赴华留学人数增至492000人,留学生单位由690人增加到1004人,其中接受正规教育的占52%以上。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
王江润说:“我不满足于成为‘中国通行证’。我希望在外国学生中更好地宣传中国,使他们能够充分了解中国,并爱上中国。”王江润说,未来他也希望引进一些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和发展,以实现双赢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