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多各市到2021年城镇落户限制基本消除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4-18
463 浏览
山东省多各市到2021年城镇落户限制基本消除
山东省多各市到2021年城镇落户限制基本消除:
根据近期发布的《山东省济青市部分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试验区建设规划》,即墨市历城区、长庆区、市中区、章丘区、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淄川区、淄博市博山区,青岛市平度市和莱西市被确定为试点区,面积12846平方公里。
根据编制方案,到2022年,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基本打通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渠道,全面取消试点地区城镇对落户的限制,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成,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显著提高,农村产权保护和交易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基本公共服务基本到位,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农村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济南市区、青岛市区率先在体制机制改革上取得突破。
到2025年,试点地区基本打通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的制度通道,建立有序的城乡流动体系,形成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比较健全的农村产权保护交易制度,完善农民持续增收的体制机制,而发达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和差距已经明显缩小。试点地区的引领示范效应全面释放,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和体制机制改革措施。
我省提出,吉庆市部分地区的重点试点任务包括五项任务:建立落户农民依法自愿进城转出农村的制度,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构建城乡建设合作平台,构建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平台,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在建立落户进城农民农村权益自愿转让和退出制度方面,《规划》提出要保障落户进城农民的“三权”,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和农民住房使用权的流转,集体收入分配权,或者在农民依法完成农村房地产权属登记发证的前提下,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退出承包地农民承包权的具体办法,宅基地使用权与集体资产权益。结合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离”制度。
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准入方面,济南试验区可以在遵守土地空间规划、使用控制和取得确权登记的前提下,就地或异地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准入对法律来说。使用权的转让和最长期限、转让、交换、投资、赠与、抵押等,都可以参照国有建设用地的实施目的,把握进入市场的规模和节奏。允许农民集体妥善处理产权和补偿关系后,依法收回农民自愿收回的闲置宅基地和废弃的集体公益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根据土地和空间规划确定的经营目的,将土地投放市场。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地上建筑物所有权的整合和分割。建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租赁、抵押二级市场。
吉庆区已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目前,济南、青岛、淄博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在70%以上,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60%以上,居全省前三位。《规划》明确了试点地区的若干配套政策,鼓励和支持济南、青岛、淄博等十个城市。《规划》立足地方特色,结合自身发展提出重点改革任务,着力探索和创造突出山东特色的发展经验。各地具体规划由省人民政府审查批准,按程序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
加强政策整合。推动试点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相关政策和改革措施的落实,支持试点地区积极争取国家各项试点,试点地区优先推进省级改革。与实验区条件有关的行政区划调整,宜按法定程序报省级政府和国家批准。建立健全改革创新的容错纠错机制,为试验区行政权力匹配提供政策创新和探索空间。
加强财政支持。结合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省市政府贷款优先使用试点地区。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健全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联动机制。济南、青岛、淄博要整合资金,集中投资,加大对改革试验的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优先支持试点地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城乡一体化发展典型项目企业债券等企业信用债券;设立省级城乡一体化发展基金,鼓励济南市,青岛市和淄博市建立市级城乡一体化发展基金,重点引导社会资本培育一批全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典型项目。相关金融机构要根据功能定位和业务范围,加大对试点地区符合条件企业的中长期贷款规模和力度,支持统筹城乡合作建设项目融资。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牵头制定具有山东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试验区建设的跟踪和监督,对试验区工作计划的落实情况和改革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年度考核。评价结果作为相关基金奖补分配的参考依据,对排名靠前的地区给予更多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