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居转户 > 落户“零门槛”时代到来,连广深也插手了

落户“零门槛”时代到来,连广深也插手了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1-12-20

284 浏览

落户“零门槛”时代到来,连广深也插手了 中央接连出手,抛出重磅文件,信息量太大!   我仿佛听到了,多米诺骨牌连续倒下的声音,宣告落户“零门槛”时代的到来。   这一次,连广州、深圳这样的超级城市,也无法置身事外。   事件之下,广袤的中国土地上,从暂停键,到播放键,再到加速键。   破壁拆墙的动作,越来越快!   中国,正在夺回失去的时间,召唤市场经济的魔法。   国家两份重磅文件,满是督促、鼓励、放开、推动这些字眼。     其实,就算中央不出手,各地也早已按捺不住。最近,沈阳、南京、重庆等地就已频频出手,把户籍的围墙拆得差不多了。   可以预见,接下来“零门槛”落户的大城市,更会像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除了北京、上海之外的中国城市,抢人的态势只会更凶猛、更焦灼。   我们跟户籍制度说再见,为时不远了。   昨天,中央重磅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就在朋友圈刷了屏。   其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这一条举措非常亮眼。   文件上称:   1.推动超大、特大城市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探索推动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2.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3.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创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   今天,国家发改委又公布《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涉及中国城镇化的方方面面,同样传达了一些不容忽视的关键信号:   1.督促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2.鼓励有条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区新区落户限制。   两大超级文件叠加,宣告一个巨变时代的到来:   在地随人走的新城镇化思路下,中心城市城市骨架可以继续做大、继续扩容,可以分到更多建设用地指标。   人潮涌动,两极分化。   第一个大信号,各地“拆墙”动作将进一步加剧。   中心城市的扩容和城市群的壮大,体现在管辖面积扩大、辐射空间扩容、轨道交通延伸等方方面面。   文件首次提出,要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   什么是“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计互认”?这意味着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户籍办理将更加便利。   打个比方,如果你在珠三角的佛山工作,后续又去了东莞,那么在东莞城市落户时,也可以把在佛山城市的居住、社保等情况考虑进去,互通互认,这样在积分落户就更容易了。   这会给人口流动、落户提供极大便利。     楼市需求端政策松绑,大多也是以人才落户的形式 图源楼市相对论   智谷趋势此前就做出判断:《长三角正在变成一个“省”,珠三角正在变成一个“市”》。这两个中国最有前途的城市群,一个扩容,一个内敛,但本质上都在拆墙,城市群内的各地互通只会越来越普遍。   其它城市群也都在实践。   去年9月,徐州拉上了连云港、枣庄、宿州、商丘等淮海经济圈里的城市,已经实现了跨省公积金互通。     4月初,成渝城市群也有拆墙举措,两地公积金实现互通,实乃罕见的破局之举。   这些举措都是直接尝试省外互通,相比之前的省内互通又迈出了一大步,对吸纳广大劳动力人口来说,堪称超级利器。   不过,中国的经济版图正在经历一轮大洗牌,帝都减量,天津告别投资驱动深度调整,京津冀越来越远离经济核心。   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正悄然从三足鼎立,变成了双雄争霸。   也就是说,新一轮抢人大战,最有前途的也只有长三角和珠三角。深圳、杭州、广州、宁波、苏州、南京等城市,将会更有潜力、更有话语权,对人口的吸引力也处于第一梯队。   文件还提到,要以轨道交通为重点健全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推进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镇合理延伸。   直白点说,中心城市要实现扩容,需要轨道交通来添砖加瓦,这一政策对中心城市旁边的卫星城是重大利好。   例如上海周边的嘉兴、太仓,大湾区的珠海、惠州、中山,由于人口不到300万不具备修地铁的条件,哪怕靠一线城市延伸出的地铁规划,也一度被搁置。   这次文件出台,这类城市地铁通车的可能性只会大增。待地铁通车,地段价值马上就蹭蹭蹭往上涨了。   第二个大信号,户籍壁垒被打破,“零门槛”落户会遍地开花,一定会加剧人口、人才往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聚集。   中国的城镇化率,刚刚迈过60%的关口,且有不少在中小城市。   过去的思路是推动农转城,实现就近城镇化,那么未来的趋势是在集聚中实现平衡,鼓励更多的流动人口涌现更有潜力的长三角、珠三角和强省会。   现有城镇化格局将被打破,新一轮人口洗牌加速。   文件称,2020年将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推动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基本取消重点人群落户限制。   这无疑对农业转移人口有比较大的利好。早在去年12月,这一点在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就已经作出部署。   只不过,随着国内事件逐渐被控制,武汉解封,发展重心转向经济,这一措施贯彻落实的决心更大了,期待也更高了。   第一,实现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目标。   过往措辞是“推动”,现在是“实现”,一亿人进城的目标有多迫切,不言而喻了。   第二,鼓励有条件的Ⅰ型大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取消郊区新区落户限制。   什么是I型大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先看一张图表。     也就是说,以后除了北京和上海在控制人口外,落户在哪里都不是什么难事了。   Ⅰ型大城市的门槛只会一再降低,其中,宁波、苏州、长沙、合肥、福州这几个城市会更有优势。   同时,特大超大的城市的户籍管理将实施分区调控,中心城区保留门槛基础上,郊区、新区有望全面取消。   也就是说,广深本就不算太苛刻的落户政策,还会进一步降低。像广州的黄埔、南沙,地段前景并不输主城区。   只不过,未来一线城市郊区实现直接落户的同时,很可能伴随一些附加条件,实现渐进式推进,比如郊区户口在主城区买房,依然会有一定限制,好抑制伺机炒房现象。   在大洗牌的过程中,中心城市的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还会进一步提升。   国家将优化发展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强化用地等要素保障,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比如深圳这种腹地面积小的中心城市,有可能加快扩容。这座年轻特区刚好成立40周年,也将成为其版图做大的良好契机。   一些中心城市代管的市县,也可能升级。   随着城市大洗牌,未来教育、医疗要与人口充分匹配,也会出现新的调整。   文件称,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试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   也就是说,你不一定要本地出生或者父母户口在本地,只要你是城市的常住人口,未来同样可以得到该市的户籍。   此外,文件首次提出了对收缩型城市的“处置方法”:稳妥调减收缩型城市市辖区,审慎研究调整收缩型县市。   这一政策,对处于山海关外的东三省、西部偏远地市来说,相当于来了一记雪上加霜的暴击。   南强北弱的大背景下,这些地方人口净流出只会更严重,倘若人口大量锐减,或将存在城市级别下降的风险。   总之,随着人口流动的障碍减少,“零门槛”落户时代正在大步走来。更多的资源将围绕省会、中心城市聚集,这是无法阻挡的趋势。   大势之下,中国城市的未来版图,已经清晰可辨了。
您正在申请积分落户服务站的专业服务
您的称呼

联系电话

验证码

立即获取

为了确保您的测评结果更准确, 我们申请您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人工审核后通过电话回访告诉您准确的测评结果。*您的信息受 《隐私保护声明》保护

提交成功

您的服务申请已提交,
服务站将在1个工作日内与你沟通服务细节。
一对一规划顾问
更多福利,等你解锁!
上海积分落户指南免费领
上海积分落户指南
免费领
最新最全内部资料免费领
最新最全内部资料
免费领
专业顾问一对一定制规划
专业顾问一对一
定制规划
最新资讯每天分享
最新资讯每天分享
进群不止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