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是扩展世界观的必须,眼下已过黄金期
来源:上海落户帮
2022-01-14
306 浏览
留学是扩展世界观的必须,眼下已过黄金期
自2018年以来,何帆开始了一项记录活动,即每年写一份报告,计划记录中国30年的变化,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所访问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但范佳小学作为“不可思议的创新”,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何帆教授认为,“教育始终是整个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经济也会对教育产生影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专门找何范教授来谈论”变化中的环境下的教育“,当这种流行病肆虐世界,经济放缓甚至面临衰退时,我们都对”全球化的终结“感到恐慌。”
在一个晴朗的春天下午,我们和何帆教授谈了两个小时。关于世界变化对留学、中国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和对策,何鸿燊教授认为,留学正在发生变化,但在全球化时期,留学越是需要与之抗衡。未来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绕行之路可能会更好。”
改变中的留学
“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即将结束。”
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生活在一个经济快速增长的和平时代,也是全球化的黄金时代,所以我们会认为很多事情都是自然的。但是,如果你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你会发现我们认为自然的东西并不一定是这样的。因为从一个很大的历史范围来看,一个人一生中从未经历过战争或社会动荡,事实上,这是罕见的。
快速的经济增长往往是一代人的事情,而且总是保持和平是很少见的。
现在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很可能将来会出现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排斥、种族歧视等各种我们可能不习惯的东西,所以在我看来,我们的孩子可能要面对更多的风险。
然而,这并不是说\\“全球化已经结束”。许多人认为全球化必须越来越开放,但事实上,当全球化开放到一定程度时,它会缩小到一定程度,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开放。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是\\“我想拥抱这个全球化,然后我想感到不安全,我会回到我自己”,但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他回来后,他感到能够保护自己,当他有足够的信心时,他又会出去。
“留学家族的变化。”
受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我想提醒那些准备把孩子送到国外的父母,将会面临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在短期内,各国对中国的排斥和歧视将越来越多。
因为,通常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时候,人们心中那些更积极的东西会受到启发。因此,当经济高速增长时,我们将更加乐观和开放,我们将更乐于接受与我们不同的事物。但当经济低迷时,人们本能地回归到排他性和歧视。“我不想承认这是我的错,我在找一只替罪羊。”
在这个时候,由于中国的文化和制度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的力量现在是强大的(当你软弱的时候,别人不会认为你有威胁性,但你现在是强大的,你和其他人不同,同时,其他人也不理解你),我们将经历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
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对中国的偏见,而你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时你会发现“这实际上是别人的事,不是你的,你不能改变你做的事情。”因为你的肤色决定了你和别人不同,所以你是否站在支持中国的立场上不能改变他们对华裔和亚裔美国人的看法。这是一个客观的现实。
总的来说,我的判断并不乐观,这将使我越来越难以前往美国的留学,包括留在美国的中国人。当然,你不能去,但你必须考虑到这些风险因素,考虑到留学的未来情况将不再像过去那样。
“留学是扩大世界观所必需的。”
我个人鼓励我的孩子出国留学。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段时间的国外经历,我认为对他来说是有必要的,就是他必须经历一段时间才能拓展他的世界观。
但是“留学”可能和以前不一样了。在过去,你会认为中国的教育没有一个能做好,你必须用西方教育来代替它,才能把它做好。现在你实际上是一个双轨制:一方面,你会知道中国的教育有些不好,有些还好,有些西方教育也很好,有些也可能有问题。
所以,当你的孩子出国时,你应该告诉他:“你的目标不是把自己同化成一个美国人,而是掌握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两种操作系统,不仅仅是双语,而且是跨文化的,他们可以随时在两种文化体系之间切换。”这样,他将来就有更多的机会脱颖而出。
相反,全球化程度越低,我们越保守,我们就越需要反对它,我们就越希望你们走出去。
“留学的保险费几乎没有了。”
如前所述,目前国外的留学应该不同于以往的整体心态和外出准备。
中国父母最初的期望实际上是不现实的。原来的期望是:“现在我出国了,我们国内的外国学校的品牌会比国内学校的品牌高一些。”现在,如果你还指望着这个,就没有必要出去了,因为现在这个溢价已经基本没有了。
这是大势所趋,无论未来如何,外国品牌与国内品牌之间的溢价空间将越来越小。就像手机、华为手机和苹果手机一样,高端手机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所以,如果你想说,“如果我从留学回来,出国,我必须得到比国内更高的薪水。”你可能会比从家里毕业的大学生少得多。
但你得到了什么?那就是,“我有一个独特的经历,我学习了一门语言,我在国外交到了朋友,我知道如何生活在一个外国。”
“寻找全球化中的绿洲”
许多家长也担心,当他们去美国的留学时,他们是否应该鼓励他们的孩子留在美国工作?还是你想回去工作?事实上,无论你是回美国还是留在美国,你都必须考虑到情况与过去不同。
与在美国工作不同的是,许多中国人想起来可能很简单,那就是“美国反正不是我们的国家,所以为别人工作是好的。”这么多中国理科学生基本上去学计算机,然后成为程序员,文科学生基本上去学工商业,然后为别人工作。
接下来,你会看到,在许多技术领域,中国人越来越被排斥在外。在这一点上,如果你想找工作,你可能会遇到歧视。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因为中国人聪明而勤奋,他们的雄心在过去并没有受到启发,现在他们可能会强迫一群像犹太人一样在美国创业的中国企业家,比如Zoom的创始人袁征(音)。
另一点是,我们认为美国是美国,我们不需要考虑留在美国的某个城市或部门。如果你现在想留在美国,你必须去美国的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地方。未来,美国将在民粹主义的沙漠中成为全球化的绿洲。你必须呆在那些“绿洲”里。一旦你去了沙漠,你可能会像一个外国人一样悲惨。
在绿洲,事实上,我们是相连的。你会发现很多事情都是一样的,也许纽约的人和伦敦的人做同样的工作,而伦敦的人和新加坡人的工作有联系,但这些地方都是全球化的绿洲。如果你离开这些地方,到全球化的沙漠去,那里的人们就会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识。
所以当你想到\\“我是否想留在美国”,你想要想的不仅仅是呆在美国,而是你想留在美国的地方,你想和谁在一起!你必须和像你这样的人呆在一起,放弃说:“我现在是美国人了。”你不是美国人,你只是你在美国可以和你谈论的事情的一部分,所以你必须考虑去美国有全球化人口的地方。
回到中国是另一回事。中国居民从心底里支持科技进步和全球化,因为我们得到了很多好处。其次,中国居民对宗教、政治、意识形态等问题并不十分关心。我们主要关心的是如何赚钱和如何使生活更美好。所以从世俗的角度来看,如果你关心如何赚更多的钱,如何生活起来,你绝对没有办法放弃在中国的这个市场,中国在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不是我学到了什么,而是\\“我已经增强了勇气,我在国外经历过生活,我看过哈佛,这将增强我的自信。”如果你毕业后回到中国,你必须准备好回国后从头开始。即使你在哈佛和斯坦福受过教育,在那里接受的教育也不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中国,所以当你回到中国时,你必须从零开始彻底清理和了解中国,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的人,成为一个身体上有两个操作系统的人。
形势变化下的语文教育
“经济增长越快,人们就越焦虑。”
中国的教育目前确实存在许多问题,但这是一个全社会的问题。这里可能存在制度问题,例如,我们的教育存在惰性:我们特别习惯培养听话、理智和不惹麻烦的孩子。在这种教育中,更多的选择和有自己的想法的儿童受到的鼓励较少。此外,这一代中国父母在教育问题上已经达成共识,即教育被视为一场军备竞赛,因此它承载了整个教育。
教育,不仅是制度问题和学校问题,也是家长方面的问题。但这不是家庭问题,而是社会问题。有一种奇怪的现象,在经济增长高峰时,人们是最焦虑的一代,美国也是如此。
整个社会都很恐慌和焦虑,个人很难不恐慌。然而,提醒自己恐慌是没有用的,你必须面对它,因为你不可能完全脱离这个社会。所以你必须学会如何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生存,不要让自己完全陷入其中。
孩子也是一个社会,所以,例如,在玩游戏之类的事情上,你可能对你的孩子特别严格,但是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当孩子和别人交流时,他们没有相同的话题。
所以最好的方法是能够和别人比较,但是在相同的比较范围内,只要你能做一些与别人不同的事情,事实上,仍然有很大的空间可以移动。
我不同意有些家长认为“他们自己的想法是对的,另一些人是错的”,所以他们坚持走一条很少人走的路(当然,这也是可以走的,但这也是困难和困难的);他们也不同意\\“如果其他人都这样做,我们就会和其他人完全一样。”你可以把自己和别人比较,但同时你也知道,“我是我,我不像你。”我认为这是一个更现实的回应。
“一个人将来可能得有两份工作。”
未来会有这么多的变化,各个方面都在发生变化,孩子们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只是他独立生活的开始,从他与社会打交道的能力还远远没有做到这一点。
在未来,4亿个工作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再加上社会变革的风险,我们下一代所需要的生存技能将与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大不同。
在未来,不管是白领蓝领,那些可以标准化和程序化的人都将被取代。例如,蓝领工人携带大件的原始工作现在基本上被机器所取代;在白领行业,填写纳税表格、进行证券分析等工作也可以被标准化取代,因此金融已经是一个夕阳衰落的行业。
将来,不要以为我选择了一个行业,这个行业就能保证我一辈子都不用担心衣食住行。处理未来的最好方法是,一个人必须有两份工作,一份专业+一份技能足以成为职业的工作,这可以帮助你的主要职业,让你与众不同。
例如,我是一名经济学教授,如果我的西班牙语能同时达到口译水平,我可能在这个时候就有一个独特的技能组合。如果有一天金融专业毕业了,我可以转到另一边去,所以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就教育而言,你学到的越复杂越越界,你就越有能力在未来生存下去。
“中美两国的教育模式都不完美。”
其实,教育是一种手段,最终目标是一种,如何更好地激发兴趣。语文教育强调,“如果不刻苦训练,有些东西是你不感兴趣的。”例如,练钢琴和小提琴会经历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然后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可以弹奏,有信心,然后变得有兴趣。美国教育强调:“给你足够的自由,找出你自己的兴趣。”
但问题是,这两种模式都可能出错:不断的练习有时会扼杀孩子们的兴趣,而给予他充分自由的同一种美国人可能会变得懒惰而不感兴趣。
有些孩子需要更多的自由来感兴趣,而有些孩子则适合对他施加压力。他会更感兴趣,也会因人而异。事实上,使用压力还是自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才能让他找到内心的呼唤,找到自己的兴趣,而这种兴趣将继续产生内在动力,让他继续前进,他会有更大的成功机会。
通过不断的培训,语文教育可以培养出艰苦奋斗的精神,我认为这是很好的。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你训练过的许多东西,比如刷题目,都是为了考试,考试后拿到录取通知书只是个开始,而在真正的工作场所,这些东西是不需要的。
因此,面对变化,我们需要的实际上是处理现实的能力,这与你所学到的专业毫无关系。直截了当地说,这是你与人打交道的能力,识别人的能力,沟通和表达的能力,逻辑思维的能力,批判性思考的能力等等。
新形势下的家庭教育
“敢于在小池塘里做一条大鱼。”
中国的教育仍然过于单调,一切都被标准化了,最终,家长们因为他们狭隘的视野,被功利主义的心所驱使,其次是标准化的“鸡血”。
中国父母这种特殊的鸡血教育往往不利于子女的成长。因为它似乎特别关注有效性,但恰恰相反,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越关心,你得到的就越少。例如,中国的父母一般都有一个严重的“名校情结”。事实上,孩子可以进入名校是因为你的孩子很好,而不是因为他们在名校很好。
许多研究发现,例如,这个孩子上了哈佛,然后他没有去选择另一所没有哈佛那么好的学校,他的最终成绩基本上是一样的。这就是“你是大池塘里的小鱼还是小池塘里的大鱼”的问题。它常常是小池塘里的一条大鱼,对孩子的成长更有好处。
人们也担心排名需要打破。当你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他们并没有真正的排名。除了一些名校之外,我们都可以说,排名50和70的学校没有差别。事实上,那些在100之内是相当好的。我们应该从容不迫,降低心中的期望。?对于期望值较高的家长来说,我认为你们在前30名的学校基本上是在世界舞台上向你们开放的。
在中国学校学习的儿童也是如此。最好的选择当然是不要在考试中取得第一名,当然也不参加最后一次考试。最好的是,你可以得到超过15%的群体,100名儿童,你可以得到约15,证明你的智力和智力的第一位基本上是相同的。当第一名的人把所有的资源都花在考试上时,你很容易拿到第15名,但同时你也会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发挥和培养你的兴趣。这一点更重要,因为最终,兴趣会让你变得更加多样化,同时也会给你带来内在的动力。
“必须是各行各业的人才能在未来取得成功。”
有很多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进了一所著名的学校,然后在任何地方爬起来,他们就能在未来取得更大的进步。他们可能有一个向上的复杂,让孩子只接触比他们自己更高的社会阶层,然后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但最终你可能无法达到更高的阶级,忘记你原来的阶级。
按照这种培养方式,我们只能培养出许多前途危险的中层人才,不能培养领导人才。
我想推荐一本书给那些特别担心S的“特权”的父母?圣保罗高中,美国最好的私立学校。作者毕业于这所学校,后来在这所学校当过教师。在这所高中里,有一群来自美国顶级精英家庭的孩子,以及来自中产阶级和弱势群体的非常聪明的孩子。
这本书的作者注意到特权阶级的一个特点是它是“非常平静的”。例如,这些学校里负责扫地和打扫厨房的学生,往往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他们不和这些学校工人说话,因为他们对这个社会阶层太熟悉了,觉得跟这些班说话很便宜。相反,是特权阶层的子女愿意与他们交谈。“因为我是上流社会的人,我将来会统治你,我想了解你的性格。”他们不会觉得这种行为是危险的,所以他们可以很平静地和人交往。
事实上,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非常成功,他必须能够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
当他看到贵族时,他知道贵族的生活是什么,他一点也不害怕;当他看到社会的底层时,他永远不会不喜欢它。作为一个领导者,他有义务了解那些与你不同的社会阶层。
“一条迂回的路,也许更好。”
家长特别关注子女的教育,但问题是他们的视野太窄。他真不知道将来的孩子会怎样。当他用自己的生活经历教育孩子时,孩子们的出路也很狭窄,基本上只有两种方式:研究生入学考试和公务员考试。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其实很富有,所以有时它会阻塞许多儿童的道路。
你必须知道未来的孩子会长得比我们想象的要长得多。你不应该为孩子设定20岁的时间限制,但要预测他在30或40岁以后才会成形。
在美国,经常有人在大学毕业后不急于工作(甚至是优秀的大学、文科和理科),而是去阿富汗、印度一两年,回到一些商学院,然后寻找他们的职业方向。中国父母会认为,“当他们的孩子花这么多钱上这么多学校时,他们挣不到工资,”而美国父母则认为这是正常的。事实上,越多绕行的路可能越好。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耐心来支持我们的孩子,并拥有一种“平静的心态”。这也是我看到\\“特权”的一个灵感。
例如,我们的许多父母会认为,如果他们想让他们的孩子在未来做生意,他们应该让他们在大学学习经济学。事实上,这完全是一条死胡同,因为学习经济学与做生意毫无关系。什么是合理的路径?首先,让他学习一个专业,如果科学擅长数学或统计学;如果他对文科感兴趣,只要孩子喜欢,他就会学习考古学和人类学等专业。当你有专业技能时,再出去两年,然后专注于一所顶尖的商学院,这是最好的配置。
“‘冷静’的父母得到‘先行者奖金’。”
我们教育焦虑的主要原因是,“这一代父母的教育哲学是说什么都没用。”在这种情况下,谁先醒来,谁就能得到红利。
很多人都知道关键是“敢不敢”。如果我们都用一种方式,就没有多余的利润;如果你敢走一条不同的道路,你比其他人更早醒来,你就有勇气和冷静,那么你就拥有了教育的“特权”。